第一百零一章這個那個(1 / 3)

修羅帝國東侵戰爭暫時結束了,然而,神鷹帝國的戰爭卻遠沒有結束,仍在繼續。一切都隻是剛剛開始……

聖曆一六七七年五月十三日,正當神鷹帝國北方瀚海郡處於內亂,以武德公主為首的神鷹軍與金績父子為首的叛軍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在古蒙郡內,一個小到連地圖都沒有標出來的村落——主要居民是獸人族,少部分是蠻人族——突然叛亂。

一六七七年的大叛亂,看似偶然,其實卻有其曆史、經濟、政治、人文、地理方麵的的必然性。北方大地的曆史由來:在前朝時期,北方大地其實本是荒蕪之地,該地區與強大的西疆草原國接壤,卻因居民民風彪悍、桀驁不遜,當時的八部天龍族輕蔑的把它們稱為“蠻夷之地”,根本不加理會。

在神鷹帝國開創初期,危機四伏。開車皇帝宇文鷹深知保持實力強大的唯一途徑是盡量擴大領土麵積,所以他積極而頻繁的不斷發動對外領土戰爭。但在向南發展的道路上卻遭遇實力強大的孔雀王朝阻攔,雙方激戰數十年,傷亡戰士數十萬——神鷹帝國竟然沒能奪得一寸土地!

在宇文鷹的晚年,他幡然醒悟,不顧所有大將、重臣的極力反對,掉轉方向,毅然向曆來被視為八部天龍族勢力觸及的範圍北方地區主動進軍。在別人看來,這實在是找死:八部天龍族不過來找你麻煩,你就該燒高香慶賀了,居然有人不知死活去主動挑釁他們!

但結果宇文鷹的計劃卻進行得極為順利:五十萬神鷹大軍,打著“八部族殘暴,欺淩各族!團結起來,共同抵禦!”的旗號,浩浩蕩蕩進入北方!各種族歡聲雷動,紛紛支持這支神鷹的“解放大軍”,並且組成各種自願部隊、義勇軍,與神鷹軍隊並肩作戰,一同抵禦八部天龍族的侵略!

恰好,那一年八部天龍族內部出現爭權矛盾,沒有工夫發動大軍來處理“蠻夷地區”的小騷動,隻是象征性派了幾支討伐隊過來——結果給神鷹帝國贏得寶貴的喘息時間,得以在北方紮根立足,再經過兩百餘年曆代帝王的銳意進取,開疆拓土,北方領土已經占帝國全境的三分之一……

北方地區的人口結構:原居住民大多是異族:獸人族、夷族、高嶽族等,占遠東地區生物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鷹族人占不到百分三十——然而不到百分三十的鷹人,卻是北方的社會階層中的“貴族”,其餘各種族往往隻有充當鷹人的奴仆、傭人、苦力,擔任最苦最累的活兒,替鷹人耕耘、建造、服侍……

不知什麼時候,神鷹帝國的“解放大軍”忽然搖身一變,成了鎮壓大軍——各種族當然不會就此罷休的,但在組織有序、武器精良、訓練有述的神鷹軍很“耐心”地用血與火給他們“開導”幾次以後,它們也就很誠懇的“認了錯”,迷途知返,回到了神鷹帝國這個“慈父”的“溫暖懷抱”中。

政治方麵原因:北郡鷹王宇文濤的死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導火線——不僅因為鷹王是北方神鷹軍的總指揮,他死後,北方再無實力與威望都可以服眾的大將,引起人心動蕩——主要原因是因鷹王的死,導致北方神鷹軍內戰,本來駐紮各地的神鷹守備隊紛紛給抽調——要不是參加叛軍了,要不就是去平叛了——導致各地的統治力量出現空白。

那些桀驁不遜的獸人族、蠻人族、修羅人之類,一覺醒來,忽然發現長期以來壓在自己頭上的統治不過一張紙那麼厚——它們當然覺得:比起挨管事的鞭子抽、在太陽底下辛苦的耕地之類,還不如舉起爪子把貴族主人撕碎更合乎他們的心意。

當然,叛亂能夠如此迅速的蔓延開來,不能不說,是神鷹皇朝國力大損,已經到了無力再統治下去的地步,加上上層對此不夠重視,處理遲緩是一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