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1 / 2)

去年九月底,江蘇台灣周在昆山搞了一個農副產品展銷會,地點在花橋、陸家交界處。我們去逛了並買了些農副產品。中飯是在花橋國際商務城附近上海綠地集團所建的商業街吃的。一年左右不來,這裏的變化好大啊,一座新興的城市正在崛起。吃好飯出來,見不遠處就是新建好的國際電影城,剛好前幾天在電視廣告裏得知此處正放映《山楂樹之戀》,於是我倆決定去看電影。

因為是試營業期間,裝潢華麗美觀的售票大廳裏人不多,買票時我問,人少也放嗎?回答是隻要有一個人買票就照常放映。一點三十分開始檢票,我倆進去一看,偌大的可容三百人的放映廳裏就我們兩個人,我心想,還有十分鍾開始放映,肯定還會有人來的,可左等右等,並未見有人進來,我和老公開玩笑說,等於我倆包場了,這種待遇難得享受到啊。在前蘇聯歌曲《山楂樹》的優美、哀傷旋律中,電影開始放映了,我們也立即被它吸引過去。大約看了近十分鍾,忽然來了三個人,我想總算有觀眾來了。

我全神貫注地看起電影來,一顆心完全融入了故事情節中,眼淚也常情不自禁地流下來,思緒也隨之活躍奔湧。《山楂樹之戀》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純潔而悲傷的愛情故事: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裏姑娘,單純,眼神看人怯生生的,笑起來無邪甜美,她像是長在山野裏未經世間濁氣熏染過的一朵小花,發育未完,情竇初開。因家庭成分不好,一直非常自卑,她必須努力表現,才能被當做“可教育好的子女”;而英俊又有才氣的軍區司令員之子勘探隊員老三卻喜歡上了靜秋,甘願為她做任何事,一直深情地關心著她,愛護著她,用他的真誠澆灌著他們的愛情的花朵,他等著靜秋畢業,等著靜秋工作,等著靜秋轉正,等到她心愛的人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

看到老三和靜秋牽著樹枝過河:在崎嶇的山路上,老三將援助的手伸向她,她瑟縮著躲開了,過河時,靈機一動的老三又把一根樹枝伸向她,她猶豫著握緊了。此時,我聽到前邊三人在笑,可笑麼?他們是不是以為這是在故意做作?可是由於我之前看過很多描寫六十、七十年代的小說、電影、電視劇,認為這完全是真實情境的再現。那種純純的、青澀的愛情現在很難找到了。也許有,但肯定是鳳毛麟角,現代的女孩子不要太大膽、太直白了,用視頻推銷自己的不是隨處可見麼?靦腆、羞澀、欲言又止、潔身自好這些詞也基本用不上了。

看到靜秋給老三用塑料絲編小金魚,老三給靜秋洗腳包紗布,我的心又是一陣酸楚:前者表達了靜秋對愛人的感激,後者表達了老三對愛人的心疼,這些樸實無華的動作傳遞了發自內心的真情真愛。這種深情感染了我,眼淚也又一次流下來。此時聽到前邊有異動,原來後到的那三個人不知何故不看了,走時還嘻嘻哈哈的,令我很討厭他們的作為,簡直是莫名其妙。

也好,可以不受幹擾,更用心地觀影了。隨著情節的發展,我完全被融入了那個年代。待看到老三隱瞞病情,直至最後的生離死別時,我感情的閘門再也控製不住,哭得抽泣起來。他摟住我的肩,默默地將紙巾遞給我,他知道我是個感性的人,此時勸什麼也沒用。老三和靜秋的愛情像一股涓涓溪水,緩緩地在我心中流淌,直至最後,涓涓溪水變成洶湧激流,衝向我的心扉,這讓人懷舊、以情動人、催人淚下的純潔愛情故事拍得太好了,它又一次地蕩滌了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