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五年(牛牛3歲)(1 / 2)

1月

牛牛開始調皮了。他好像是什麼都知道的,隻是不會說。

一次在他爺爺家,和他表哥王凱風鬧不團結,特別是家裏的玩具恐龍,不知怎麼牛牛就是不喜歡,或是怕?見了就哭,一定要放在盒子裏才罷休。而王則相反,偏偏要玩。於是王拿出來,牛牛就哭,並且搶過去,抓住了恐龍的尾巴,喊姥姥或別的人放進盒子。這樣兩個人就水火不相容了!有趣有勁。

2月27日

中午在楊揚家吃飯,買了一瓶啤酒,我讓牛牛抿了點,問,好不好喝?牛牛說,好!還說,喝酒,喝酒。討酒喝了。再給他喝,再問,好不好喝?又答,好!如此問多次,都是回答:好!把我笑得肚子都疼了。楊揚也跟著笑。

3月9日

早上看牛牛,楊揚和阿姨說,牛牛會叫“姥爺”了。可我讓他叫,他又作鬼臉,不說。後來跑到我“文集”前,看著書脊上我的照片,似乎是想了一下,悄然喊道:姥爺!啊哈,第一次聽牛牛喊我,好開心。

6月14日

奶奶總是說牛牛太胖了,要減肥。我以為不必,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尤其是,當我聽到牛牛嘴裏居然也說出“減肥”這兩個字的時候,心裏實在不是滋味!因為至少現在還沒到那麼可怕的地步吧?

下午沒到下班時候,想去正儀鄉下,下樓正好見牛牛,就帶他去,玩得自由自在——阿姨說,在家裏走不開地方,在街上又得處處小心,隻有在這裏,可以自在地走,跌了趴了都沒事,隻要不近水就行。

回來又到我家,說是看“姥姥”。果然,一進門就喊:姥姥張捷!笑煞人。後來“姑姥姥”來了,也很快就認同。在阿姨的啟發下,還背了好幾首唐詩(阿姨開個頭,下麵他就能接上)。

6月20日

父親節。牛牛跟他爸爸媽媽去蘇州金雞湖玩,高興得瘋了——咬破了他爸爸的肩,咬破了他媽媽的裙!(我沒去,第二天楊揚告訴我,我說,把裙子放好,等牛牛長大了,讓他賠。)

8月2日

牛牛昨天去托兒所,很不習慣。今天中午我和楊揚去看他,他正在哭,不肯吃飯,哭得厲害,見了我們,不哭了,就喂他,我要回家先走,他聽見了,就緊緊抱住我的腿,喊“姥爺”,要跟我走(想起楊揚小時候在托兒所,每天眼巴巴盼我們去接她的情景),真是不忍心,可又沒辦法,因為他必須有新的集體生活。

8月6日

牛牛又生病了,發高燒。晚上我從陸家回來,女兒告訴我她兒子在醫院,就趕了去。因為發燒,牛牛迷迷糊糊的,可聽見聲音,就念叨了:姥姥姥爺。我眼淚都出來了。小孩生病,大人心裏最難過。我特別看不得小孩生病,女兒小時這樣,我也是要流淚的。後來沒辦法,我去買了個玩具上來,以期分散一下牛牛的注意力。

8月14日

昨天牛牛去上海,在家具市場,玩得瘋,眼睛下麵跌青了一塊。

上午去接牛牛回來,玩了一個多小時。然後一起和他爸媽去吃飯。牛牛也不肯好好吃,就喜歡在店堂裏奔走,高興了就喊叫,非得有一個人跟著才行。

熟悉了習慣了的阿姨回家了。

一個不知該如何分析判斷的問題是,阿姨走後,牛牛自己絕口不提!大家都不提。這是不是牛牛的一種反抗?或者他知道阿姨真的不再來了,生氣了,就這樣?

8月20日

晚上從(城北)家裏散步到香樟園,牛牛正在樓下玩,見了我,愣了下,然後朝我走來,嘴裏卻說,阿姨,阿姨!眼睛裏充滿了期望。從我麵前走過,又往前跑了會,還是喊阿姨——原來,剛剛給阿姨打了電話,他以為阿姨來了。阿姨還深深地留在牛牛的幼小的心靈裏!

9月1日

楊揚從貴州旅遊回來,晚上我們帶牛牛一家吃飯,在正一品韓國飯店,簡直就是牛牛一個人的天下!瘋啊。然後他回爺爺家,王凱風也在。王被他姥爺抱在腿上,牛牛就妒忌了,走過去說:這(爺爺的腿)是牛牛的。突然就咬王的屁股!咬得出了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