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縣職教發展狀況
《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做出以後,為我國生產力的大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大提高,開辟了廣闊的道路。迫使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四化”大業成敗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必須解決人才問題。“教育有發展,人才往外流”的怪現象再也不能讓它發展下去了。教育要改革,教育觀念要更新,教育結構要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迫在眉睫。自983宇以來,經過七年的努力,我縣在中等教育結構的改革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我縣現有六所學校辦起了職業技術高中班,並實行全縣招生,其中一所學校已辦成職業學校,實行全市招生。目前在校生已達958名。有專職專業教師30名,兼職專業教師10名,共開設了服裝、機加工、果林、財會、鄉企管理、畜牧、機電、建築等十一個專業,廿三個教學班。有些實習基地設施已基本上建立起來,特別是1987年,是我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形勢最好的一年,原計劃招生370,實際招收470人,招生分數線還略高於普通高中。初中畢業生中升入普通高中的與升入職業高中的比例達到1:1:1。七年來共為我縣培養了各種專業人才1340名.
職業技術教育開始走上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軌道,初步顯示出職業技術教育的活力,例如:塘子中學1988年請來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秦世學同誌,培訓;“食用菌栽培技術”人才。校內果林專業班的48名學生均受到培訓,並開設短訓班培訓社員30多名,還有計劃地到農村對六戶社員進行栽培方麵的技術指導,受到社員的好評,在校內實驗用麥秸栽培平菇成功,此項科研成果經過中國食用菌協會的專家們鑒定,確定為推廣項目,並建議呈報北京市科技成果獎的項目.
職業高中畢業生大多數被縣鄉鎮企業事業單位錄用。如:西田各莊中學1985、1986、1987三屆畜牧專業畢業生94名,已被縣、鄉兩級錄用84人,占畢業生的89夠;密雲三中建工專業86~88屆畢業生42名;100%的被縣一建公司錄用;水庫中學定向為北京機床研究所培養技術工人,畢業194人,按擇優錄用原則共錄用190人,占畢業生98%;特別是密雲職業學校87屆服裝:專業42名畢業生(其中農業戶口的26名)100資地被縣屬集體企業的服裝廠錄用,其中大部分已成為骨幹力量(擔任車間主任的2人,班、組長10人技術員8人)88屆畢業生也全部被上述單位錄用,其中5名畢業生沒去被分配的單位,自願走上了自謀職業之路,由領頭人白廣文組織成立了“希望服裝社”為社會服務。
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績,在各種困難中能堅持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方向,沒有動搖辦好職教的決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一)在辦職業技術教育過程中有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鼓勵。985年李鵬、何東昌奪中央領導來我縣視察職教工作,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走,並做了許多明確的指示,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多次來密雲深入職教第一線進行指導,市教育局領導更是到職業高中校深入了解情況幫助解決了許多具體困難,這就極大地增添了我們辦好職教的信心。
(二)密雲縣委、政府為保證職教的發展提供了組織、物質等方麵具體保證。
為鞏固和發展我縣職教,1985年建立了縣級職教領導小組,並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兩組長,下設縣職教辦公室;批準縣教育局增設了職教科,縣進6教科室設專人研究職教這樣從組織上有了保證,層層有專人抓此項工作。
為興辦職教、解決職教經費問題。在縣財政靠市裏給補貼過日子的困難情況下,從85年開始,縣政府決定千方百計每年財政撥款十萬元用於改善和發展職教辦學條件,培養專業師資等.同時還動員社會力量為職教集資。
縣政府於1987年批轉了縣職教辦公室《關於在部分企業單位試行“先培訓、後就業”製度的意見》這就為職教發展從製度上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在我縣已形成了一支團結、熱心職教的實踐、科研的骨幹隊伍。他們在職教發展中,積極探索,勇於實踐,開拓著職教發展的不同途徑。有的積極與成人教育互相滲透,向三教統籌的方向發展,有的積極探索與企業聯辦職業高中班的渠道,不斷總結經驗,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幾點經驗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對辦好職業技術教育有了深刻的感受,我們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第一,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首先要更新觀念,端正對職教的認識。職教的發展經曆了一個曲折的認識過程。當時不論是教育係統內部還是社會上的許多同誌是不理解的。有的校級領導幹部就公開提出“以職教養普教”。因為辦職教班,縣裏給點群金,錢到手後也不想把資金用於職教發展上,而是作為補充普教資金不足的一個手段.他們在課程設置上,重文化課輕視專業課,把普通高中的文化課開齊,再加上一兩門專業課應付職教領導的檢查.結果加重了學生負擔,文化課學生沒學好,大學考不上;專業課也沒學全、還沒學透,也無法承擔專業工作。耳有甚者,認為搞職教就是搞58年的農業中學,提出“貴賤不辦它”。在教育係統內部形成“有幹的,有看的,還有頂著不辦的”局麵,1983年暑假後在西田各莊中學開辦第一期畜牧專業職業高中班時,原計劃就近招收40名學生,由於宣傳不夠,社會上缺乏對職高的認識,又受到片麵迫求升學率的影響,家長們心有餘悸,怕自己的孩子進這樣的學校學不到知識,沒什麼真本領,結果隻有十五人報名.即使來了的這十幾名學生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是職業班、心裏想的是跳“農門”,有機會再參加高考。由此使我們清楚地看到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思想障礙首先來自教育係統內部(當然是因受社會影響的結果)重要原因是辦學指導思想不端正.因此,教育係統必須進一步從思想上真正糾正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必須把辦教育的立足點放在服務於經濟建設上來,必須明確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各行各業培養各級各類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