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縣速生優良薪炭林樹種引種栽培
廣東省五華縣屬該省經濟基礎薄弱的山區貧困縣之一。曾經出現山地不合理墾植和幾度發生大規模砍伐森林,致使森林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的現象。縣內水土流失麵積占全省水土流失總麵積的十分之一。l985年,全縣當年可供合理采薪能源量僅6.4×104tce,而該年薪材能源實際消耗量高達l0.5×104tce。農村生活用能供不應求,弓I起山林過量樵采,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條件日趨惡化。因此,發展農村薪炭能源林,特別是速生、高產薪炭林是解決該縣農村能源緊缺,保護森林植被的一項必要措施。
本文通過鄉,析16種速生薪炭林樹種及在五華縣棉洋鎮、洛陽村引種栽培的表現,為該縣發展薪炭能源林,在選擇優良樹種和製定營林栽培措施上提供試驗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試種材料
桃金娘科桉屬樹種12種,含羞草科金合歡屬樹種4種,l987年秋季於當地播種育苗,翌年4月上山定植。
2.試驗地概況
五華縣棉洋鎮的洛陽村地處北緯23°8′東經ll5°24′,海拔高度260m。全年平均氣溫20.4℃,l月份平均氣溫ll.7℃,年有霜日數7.8天,年降水量l478.8mm,全年幹、濕季分明。受斜貫本縣東南邊境的蓮花山脈影響,該地較縣內北部地區冬、春季節寒冷,早春陰雨日多。與北部寨鎮相比,洛陽村平均氣溫低0.8℃,年總積溫少287.7℃。
試驗地段為稀樹草坡低丘陵緩坡地。其主要草本植物生長情況:壤屬花崗岩母質風化而成的輕粘質赤紅壤,土牯肥力差。
3.試驗方法
(1)生長量比較。按隨機區組田問試驗設計,分別安排8種桉屬樹種,4種金合歡屬相思樹種,地上部分生長量比較。1990年5月,隨機抽樣調查各小區桉樹30株,村1思樹l5株,計算平均生長量。粗皮桉等4種桉樹,因種植苗木不足,未參加隨機區組小區試驗。但在結果調查時,仍按各樹種於不同種植地段,各處抽樣30株調查統計。
(2)定株生長量觀測。各參試樹種周定6株樹,逐月測量生長量。
(3)抗逆性調查。采用吳中倫等人提出的方法與標準進行調查。
(4)栽培措施。穴狀整地,穴深30cm;株行距l.5×1.5m,每穴施50g過磷酸鈣,幼林樹每株桉樹、相思樹追施量分別是酸碳銨75g、50g,過磷酸鈣50g、105g,氯化鉀50g、40g。
二、結果與分析
1.幼樹生長量
各樹種地上部分平均生長量。從林分單位麵積產薪能源量來看,粗皮桉、赤桉、斑葉桉,尾葉桉和野桉為窿緣桉的l.1—1.9倍。肯氏相思、絹毛相思、大葉相思為台灣相思的l.7—2.2倍。對8種桉樹和4種相思樹的生長量間多重比較結果表明,野桉和斑葉桉比窿緣桉,肯氏相思、絹毛相思和大葉相思比俞灣相思早期生長速度快。
2.適應性
(1)幼樹的季節生長變化
五華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1年中,4—9月份,棉洋鎮0℃以上積溫占全年總積溫的61.7%,降水量占全年80.1%。對l2個引種樹種高生產量統計,4—9月份的高溫多雨季節,6個月的幼樹生長量占全年80%以上,隨氣溫、降水量減少,從lO月份開始,幼樹生長量逐步下降,1—3月份幼樹生長相當緩慢。1年中,幼樹的季節生長節奏變化,表現出引種樹種對當地氣候的適應性。
在參試樹種中,赤桉、斑葉桉、野桉、窿緣桉,相思樹種絹毛相思、肯氏相思、台灣相思,l—3月份的幼樹生長最較其它同屬樹種的生長最大。這螳樹種比較適宜存五華縣南端早春低溫陰雨日多地區的生長。
(2)幼樹的抗逆表現
①耐寒。據洛陽村地麵氣溫觀察,1989年10月至l990年3月,先後出現了7天O℃以下的短暫低溫,最低氣溫一2℃。被調查9種桉樹,耐寒力等級為l級,屬無寒害或基本無寒害。在地形開闊的陽坡地段,4種相思耐寒力為I級,處於低凹地段生長的肯氏相思和處於陰坡地段生產的大葉相思,耐寒力為Ⅱ級,幼樹主幹頂部枯萎。
②抗旱。l988年6月1日至21日,洛陽村累計降水量9.1mm。於井窩邊試驗地段,各種桉樹僅見幼樹嫩葉的葉尖部分幹枯,少見有植株頂梢枯萎。種植相思樹地段,各種相思幼樹僅部分植株葉尖端幹枯。可見各引種樹種表現出有較高的抗旱能力。
③抗風。五華縣夏秋季節伴有雷雨大風,個別年份有台風侵入,但危害時間短。試種期間,曾受6—8級大風影響,未見有植株風折、風倒現象。
④抗病防蟲。試驗地除發現白蟻危害外,其它病、蟲害尚未見成片發生。苗圃小苗可見有桉苗灰黴病和大葉相思白粉病發生。上述病蟲害,隻要注意防治,均可得到有效地控製。
3.主要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
在五華縣相思樹種於每年7—8月播種育苗。種子經100。C熱水浸泡處理,待種子吸脹後播種。桉樹播種期於lO月上、中旬。培育絹毛相思樹,苗床應安排在背風地段,以避免受冬季幹冷的北風影響。苗床溫度過高,桉樹小苗易發生灰黴病,感病小苗猝倒夭折。因此要合理安排種植密度和水肥施用量,遇到連續陰雨天氣,及時噴施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等農藥,以防治病害發生。
采用容器育苗,特別是培育肯氏相思、大葉相思容器苗,有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明顯效果。出圃上山的小苗,一般選用高約20cm的健壯小苗為好。
(2)造林
培育速生豐產薪炭林,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排水良好地段整地造林。每畝種植密度300株,桉樹與相思樹按1:1或2:l混交種植。定植穴深40cm以上,每穴施放基肥不少於lO09過磷酸鈣或509有機複合肥,在有條件的地方,施用垃圾肥、廄肥效果更好。在有白蟻出現的地段,施基肥的,一並伴入少許呋喃丹(每穴約8一lOg)。五華縣植樹造林應搶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移苗上山種植。
(3)田間撫育管理
定植當年的6—8月份,除草培土並結合追肥。造林後的前三年,每年追施複合肥(每株50—loog)。三年生林進行間伐撫育,去弱留強,提高林地的通風透光條件,以利幼樹生長。
三、討論
從田間試驗的結果來看,桉稿野桉、斑葉桉、尾葉桉、赤桉、粗皮桉,金合歡膩絹毛相思、肯氏相思、大葉相思生長表現較好。盡管一些樹種與當地已栽培利用的同屬樹種問生長量差異尚不顯著,但其適生表現好,產薪潛力大,可作為五華縣進一步擴大試種的樹種。
參試的桉樹、相思樹,屬陽性、喜溫樹種。在今後擴大試種時.應注意立地條件選擇,特別是對肯氏相思、大葉相思等樹種,應安排在陽坡開闊地種植。五華縣花崗岩水土流失地區和大小崩崗地段,土層鬆坎,適宜桉樹生長。這類地段,與水土保持工程相配合,營造667株左右高密度桉樹、相思樹,搞多層次、多樹種人工混交林,可達到迅速固土抗崩和大量生產薪材的目的。今後,應加強這類地段的營造技術研究,獲取更火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