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談戀愛或對愛情充滿幻想時,常常會表現出許多缺乏理智、難以讓人接受的言行,有些舉動是因為受到了愛情小說、電影、電視的影響,有些舉動是要通過戀愛滿足自己對物質、精神上的渴望和滿足,究竟應該怎樣看待這些“戀愛病”呢?如果你有如下的這些舉動,應該怎樣調整呢?隻有對這些“戀愛病”有充分的認識和分析,才能找出背後的原因,及時調整自己的戀愛心理。
1.把對方幻想成愛情小說中的男主角
【故事】
朵朵是個言情小說迷,閑暇時間言情小說不離手,浪漫的電視劇、電影也看了個遍。朵朵最大的心願就是找到一個像小說裏男主角那樣的男朋友,高大、英俊、浪漫、多情,最好還是個身價百倍的黃金單身漢。周圍人給她介紹的男孩,她都看不上眼,每天就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
不少花季少女都喜歡看愛情小說,對其中不少浪漫的情節如癡如醉,特別是小說中的男主角,高大、英俊、富有、多情,是女孩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找一個這樣的男孩做自己的男朋友是許多女孩夢寐以求的事。特別是近年來,偶像劇興起,把小說改變成了電視劇、電影搬上銀屏,愛情劇把女孩們的夢想展現的更加生動、現實,年輕女孩們沉醉其中,希望能和那樣的男孩一起享受浪漫,甚至把男演員幻想成自己的男朋友,狂熱地追星,這些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處於青春期的女孩萌發了對異性的好感,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一味地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就有必要及時敲響警鍾了。小說、電影、電視都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們來源於現實生活卻又高於現實生活,這些藝術形式反映的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真、善、美的追求,但是它們不能取代現實生活,尤其是唯美浪漫的場景、跌宕起伏的戀愛過程,在普通人的現實生活中更是難得一見,男主角大多被塑造的完美無缺,人見人愛。絕大多數人的戀愛都是平平淡淡、波瀾不驚,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像小說中描寫的那樣曲折的愛情,如果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也會很折磨人,讓人痛苦吧。不過對於忠貞的愛情、始終不渝的情感,還是應該保持一顆向往的心,畢竟這是十分美好的事物。也許,將來你找到的男朋友會有那個男主角的影子或者相似之處,但記住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千萬不要用小說裏的標準去要求他。對現實生活中的愛情和未來的男友,女孩應該有正確、清醒的認識,戀愛應該以婚姻為前提,應該建立在互相了解、彼此吸引的基礎上,應該有共同的追求和話題,雙方對未來有共同的設想,願意為彼此分擔和付出,這樣的感情才會穩定、長久,才能給自己和對方帶來幸福,在平淡生活中的愛情也蘊含著愛的真諦。
2.對男方提出過分的物質要求
【故事】
小月家的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小月很羨慕其他女孩,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毫不猶豫地就買下來。自從和男友交往後,小月總是找種種借口向男友要禮物,而且禮物都很昂貴。漸漸地,男孩的工資不能滿足小月的要求,小月就覺得男友太窮了,男孩也覺得小月在物質上要求得太多了,於是男孩果斷地提出了分手。
有些女孩抱著找一個“長期飯票”的思想去找男朋友,在兩人相處時總是不斷地要求男友給自己買這買那,無形中給對方增加了很多經濟負擔;還有些女孩貪慕虛榮,把男友給自己買禮物看成向人炫耀,抬高自己的一種手段;也有的女孩在結婚前對男方提出高額的婚禮開銷,要求有房、有車、有存款,不僅給對方的家庭帶來了壓力,而且很容易破壞兩人的感情,男方會覺得你更愛他的錢而不是他本人。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戀愛觀導致的錯誤行為。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許多人把金錢看做最重要的東西,認為人活一世,物質上的享受才是最重要的,把錢看成衡量人的唯一標準,把感情看得很輕,這樣的女孩往往禁不住金錢、物質的誘惑,一旦陷入金錢的漩渦就不能自拔,甚至為了金錢可以違背道德、觸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