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法律保護的小天皇這就夠慘的了吧,NO,他還不是最慘的,這後柏原小天皇登沒登基還隻是個小問題,把這微不足道的小先放一邊,因為他那死了的老爹比他慘了十倍幾十倍還多!
這後柏原小天皇的老爹死了都沒錢埋,其遺骸在宮中都放置了整整四十三天了,並且因為天氣炎熱臭爛無狀,最後隻能草草的丟盡了草叢,對外說是葬於深草北陵了。但是因為其屍骸確實都爛的拿不成塊了,所以還在般舟院陵安置了部份骨灰。
這小日本天皇父子倆的淒慘景象,可真讓人忍不住想施舍他們一塊窩窩頭啊,奧,對了,再加一塊小鹹菜!
這當天皇都能當到如此登峰造極的境界,也真是夠麻辣的了。沒辦法,因為在他們當時真正有權利的不是皇帝,而是另一套權力機構,一個叫做幕府的班子,那才是實權派。小天皇上天無路,老天皇入地無門,究其原因,都是因為這個掌握實權的幕府,遲遲不肯支付他們喪葬費和安家費啊!
幕府是他們當地,地地道道的土特產,這玩意是在特殊的戰爭狀況下,演變出來的一種特殊政治體製。幕府的最高權力者被稱為【征夷大將軍】,後來也叫做【幕府將軍】。此官始自奈良時代,平時並不常設,每有征伐的時候才由朝廷選擇一員大將出征,而這個大將有權自行【開府】,這就是幕府的雛形。
所有的症結所在,其實都來自這“開府”二字,這個方法實際上居然也是從我國的“開府”、“持節”而來的,就連他們這個“幕府”一詞也是我國的古人們,原先摒棄不用的一個詞彙。開府就相當於開了外掛,李世民的秦王天策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其中的最成功者。
可李世民他們是怎麼成功的,這裏就不再贅述了,而他們的成功也從另一個側麵,更加證實了這開府的危害性。但是什麼東西都願意跟我們學習的小日本,卻不知道這些內情,以致造成了現如今這慘烈無比的狀況。
【征夷大將軍】這一官職在早期的時候,也就是在公家朝廷還很有力量的時候(奈良和平安時代),八千萬這個官職還曾經有過很多種名稱,並不固定,有時候是“持大使”,有時候是“征東大使”,有時候是“持節大將軍”、“征東大將軍”等等等等。
但是就因為最後一次主持戰爭的大將,主要是去平定蝦夷人的,所以也就稱之為“征夷大將軍”了。
這個叫做征夷大將軍的怪物,和這個叫做幕府的怪胎一旦降生,立刻野蠻生長,其權力曾一度淩駕於皇帝之上。總的說來,幕府的發展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前幕府階段,一個是幕府階段。
當時去平定蝦夷人的將領是來自阪上的田村麻呂,就在這個人之後,這一官職就基本固定為“征夷大將軍”了,因此這個叫田村麻呂的,就被大家視為第一個征夷大將軍了。但是很值得我們玩味的事情是,這個第一任的征夷大將軍田村麻呂,居然還是一個大陸移民的後代,是漢人血統!
但是總體而言,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征夷大將軍依然還是公家朝廷的一個將領職稱,並不具有後來武家政權“幕府”淩駕皇權的意義。
就在這個武家勢力勃興後,平清盛曾經建立過第一個中央政權,但是這個政權還是基本寄生於公家朝廷的組織形式的。就在源氏消滅平清盛的平氏後,這才狼子野心的決定借用“征夷大將軍”一職,來借屍還魂的建立一個獨立於公家朝廷的政權結構。
因此自源賴朝開始,“征夷大將軍”才成了武士政權元首的固定官職,“幕府”也隨之成為武家政權的穩定組織架構。幕府真正進入了自己的時代,這第一任幕府史稱【鐮倉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