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大家都在磨刀(1 / 2)

出人意料的是,寧王集團的宴會,竟然是在和睦的氣氛中開始的。朱宸濠似乎也不想談其它問題,隻是關心地問王守仁是否習慣這裏的生活,是否缺少生活用品等等。王守仁作了得體的答複,但他並沒有放鬆警惕,因為他知道,這場宴會絕不會如此簡單。

果然,不久之後,朱宸濠還是發難了。他愁眉苦臉地歎了口氣,假模假式的說道:“皇上總是出巡,國事也不怎麼理,如此下去怎麼得了啊。”

王守仁愣住了,因為在那個時代,寧王這句話是一句很犯忌諱的話,可朱宸濠現在竟然公開說了出來,莫非是想最後攤牌了?可還沒等到孫燧和王守仁反應過來,旁邊卻已經有一個人突然站了起來,厲聲說道:“世上難道沒有湯武嗎?”

這人的這句話實在太要命了,王守仁立刻轉身,尋找發言人,然後他發現了滿麵怒氣的退休侍郎李士實,也就是寧王集團的第一謀士。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王守仁就不能不還擊了。他回過頭來紋絲不動地坐著,平靜地接了很要命的一句:“湯武再世也需要伊呂。”

幕後人物終於出場了,朱宸濠接著王守仁的話頭狠狠的回答:“湯武再世,必定有伊呂!”

但是王守仁還是那副平靜的表情:“有伊呂,還怕沒有伯夷叔齊嗎?”聽到這句話,朱宸濠漲紅了脖子,半天說不出話來。

咱們來翻譯一下他們說的這湯武、伊呂、伯夷叔齊都是些什麼人,他們說的這都是些什麼意思 。這段話用我的語言來翻譯,大概是這個樣子。

“世上沒有敢造反的人嗎?!”

“有造反的人也需要一些得力的幫手。”——此處意思是你李士實沒有什麼能力。

“有人敢造反,那就一定會有得力的幫手!”

“即使你有得力的幫手,那國家也一定會有忠臣!”

話說到這份上,宴會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雙方都不發一言,以沉默互相對抗。就在此時,孫燧突然站了起來,對朱宸濠的熱情款待表示道謝。大家都如釋重負,王守仁趁機提出道別,這場劍拔弩張的宴會,也就這般冤家宜解不宜結的結束了。

朱宸濠本想借著這次宴會摸摸王守仁的底,他的目的達到了。而王守仁和孫燧卻也在宴會上感受到了濃厚的殺意,他們也已經確定,反叛的刀鋒已經迫在眉睫了。

就在這場宴會之後,孫燧和王守仁兩人所處的環境就變得更為惡劣了。越來越多來曆不明的人開始在街頭成群結隊地出現,拿著刀劍招搖過市,地方官員都睜一眼閉一眼,誰也不敢去管。而王守仁和孫燧當然是重點保護對象,他們的住所周圍整天都有朱宸濠的人嚴密監視。

就在這日漸恐怖的環境中,王守仁終於等到了他要的東西。不怪不久之前的那封神秘的信,朝廷內的接收人並不是內閣,而是兵部尚書王瓊。而在這封信中,王守仁向自己的老上級要了一樣東西——旗牌。

旗牌是明代的一種製度規定,它的作用可不得了——調兵。

王守仁之前征討土匪時就曾經多次拿過旗牌,但是完事之後都還了回去,這叫有借有還,不是王守仁的品德好,而是製度如此不得不還啊。明代的朝廷絕不允許地方擁有軍事力量,所有的軍隊都要統一聽從國家的指揮,要調兵就必須有朝廷給的旗牌在手。

王守仁就眼下這個環境,知道寧王造反也就隻是個時間問題罷了。一旦事發,如果他沒有這手準備的話,大家也就隻能一起完蛋了。

王守仁的這個請求本來很是無禮,很是違規,甚至都有點圖謀不軌的意思,但是王瓊竟然還是破例給了王守仁使用旗牌的權力。王瓊也知道,這個寧王實在太可怕了,寵臣中有人,內閣中也有人,朝中大臣很多都收過他的錢。如果不暗中搞他,不暗中幫助這個王守仁的話,將來會是一個情況,還真就不敢想象啊。

王守仁和孫燧現在在寧王集團的勢力範圍裏麵,被人家圍的死死的,並且還什麼都沒有,真是很危險啊。於是王瓊就借著福州騷亂的由頭,不但借機把王守仁名正言順的調了出來,並且還順手牽羊的犯了一點點忌諱,把旗牌也給了這蛋糕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