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母把瀛洲這片土地取名為“日甸”,即太陽之甸,也就是西方人常說的那個“伊甸”的意思,伊甸園嘛。在這個叫日甸園,也就是伊甸園的地方,人類文明迅猛發展,人口迅速增多,部族很快就分化散布到了世界各地。
但是就在神龍族人的文明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時刻,末日大浩劫,世紀大洪水毫無征兆的將臨了。也就是說,大家傳說中的伊甸園,也就此沒有了。
6650萬年前的那場巨大的大洪水,將所有的文明都徹底摧毀了。文明消失了,恐龍也消失了,很多東東都消失了,隻有在遠離大洋的高地之上,才寥寥幸存了很可憐的幾個人。
6650萬年前的大災難之後,盤古、女媧、伏羲等等等等的神話時代來臨了。但是這些名字所代表的不是某個人,而是各個部族首領專用的稱號,就好像皇帝、大王、巨子一樣。
盤古開天辟地,應該不是真正的去開天,去辟地,很可能也就是領著人們去開荒種地罷了。除了這個,還有那些什麼誇父逐日,後羿射日,伏羲演繹八卦,女媧煉石補天等等等等的神話傳說,很可能都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而是都有著其他的解釋的。
其他的都是傳說,都是誤會,但是在這其中,貢獻最大影響最深的,卻是女媧發明的繩結文字!就是因為這些繩結文字,人類才得以快速的進入了原始文明時期。
繩結文字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也就是傳說中的《山海經》,但是就是這個碩果僅存的貢獻,也沒人能驗證其真假了。因為即便它真是女媧繩結文字的遺留,也早就給改的麵目全非了。
在這本《山海經》當中,記載了伏羲、太昊、太陽神,還記載了五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和黃帝。也記載了東方暘穀、東勝神州、瀛洲、姆大陸、羲和國、盤古大陸等地方。
按說《山海經》原本的記載應該是十分詳盡和清晰的,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記錄文字的工具曆經演化和毀損,從繩結文到鳥文,再到陶文和甲骨文,書寫方式每次的變化,幾乎都是完全顛覆性的變化,所以後世人在重新注解和整理它的時候,使得《山海經》中缺失和錯誤,就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多了。
而這其中損失最慘的一次,還是在孔子修書的時候。孔子主張弘揚黃帝血統,因而對古籍整理改動最大,很多內容直接被刪改,很多書簡甚至被直接給焚毀了。
不敗聽到這裏,差點就跳起來了,“我去,原來焚書坑儒這種鳥事,竟然是從這老人家開始的呀!我原先還一直以為,隻有秦始皇幹過這缺德事呢。”
辮子老頭伸手按住不敗的肩膀,讓他稍安勿躁,趕緊書歸正傳道:“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給你說的重點,重點是《山海經》有一句【東方句芒,鳥身人麵,乘兩龍。】的記載!”
不敗“ 這記載怎麼了,我沒聽出什麼來呀。”
辮子老頭笑了,“我就知道你聽不出來,因為不光是你,別人也是聽不出來的。如果不是我們縱覽天下文獻,也不可能知道這一句話說的,竟然是中美洲的【亞特蘭蒂斯】帝國的一些情況!”
辮子老頭給不敗解釋:這鳥身人麵說的,其實就是亞特蘭蒂斯人喜歡紋身或穿戴羽毛服飾的習慣,而其中所說的乘兩龍的意思,就是說亞特蘭蒂斯人的船舶工藝非常發達,他們已經擁有雙龍型巨船了。
而更神奇的是,這《山海經》當中既然能有這麼詳盡的記載,就說明當時的各大洲之間,絕對是能夠經常有貿易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