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張悅為了明哲保身,朱厚照還沒怎麼著他呢,他自己就黃河決堤一般的,交代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並且這個太監張銳還討好的獻上了一個消息,盼望能將功贖罪,說某個禦史知道了寧王犯罪的詳情,給朝廷呈遞了一份關於寧王謀反的奏疏,卻被錢寧給截留下來了。
有皇帝朱厚照親自過問,錢寧對太監張銳所說的那份文件,再也無法隱瞞了,隻能雙手呈上。但是這錢寧還不死心,反咬一口的控告這個禦史在皇室中進行挑撥,他壓下這份不實之言,其實是為皇帝分憂。
錢寧這一招可真高啊,他臨場神發揮的這個奇思妙想,不但可以用反證法一舉否定江彬張永張悅等人,對他的“汙蔑”,甚至還可以因為這件事情因禍得福,在皇帝麵前大表忠心,更上層樓。所以,現在的關鍵就集中到了這份奏章的真實性上。真,錢寧陸完甚至是寧王都完蛋;但是如果沒法證實是真,結果當然也會正好相反。
朱厚照當然也知道這遊戲的緊要之處,所以他笑了,“事實勝於雄辯,真相總會查明的。”
在錢寧的矢口否認反口很咬之下,寫奏疏的那個禦史被錢寧逼得無地可走,就差上吊了。如果他的奏章真的被證實是誣告寧王謀反的話,不僅僅他要受到重罰,就是他的妻兒老小也是跑不了的。因此,這份奏疏被送給了那些大學士們,各方勢力都在拭目以待的要求提出建議。
就在這時,老政治家,官場不倒翁,大明朝真正的掌舵人,大學士楊廷和站出來說話了。這文官集團的首領,可真不是蓋得,真是名不虛傳啊,他避重就輕四兩撥千斤,建議皇帝朱厚照,讓他仿效宣德皇帝所樹立的先例,一試便知真假。
在前朝的前朝,當年宣德皇帝的叔父朱高煦公開反叛,皇帝就率領一支軍隊過去,把這位叔父的暴動給鎮壓下去了。史書記載當時的時候,那宣德皇帝的叔父朱高煦,並沒有做什麼掙紮就直接投降了。而宣德皇帝也很是寬宏大量的饒了他的命,當然這位叔父後來自己作死,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而當時除了這個叔父朱高煦以外,宣德皇帝還有一個叫朱高燧的叔父,承認自己也牽連進了這一陰謀,但是他說他自己並沒有采取實際的行動。於是宣德皇帝就把不利於他的那些陳述的副本,派人交付給了他,作為對他未來罪行的一種警告,這就算是完事了。
所以楊廷和的這個建議,就是想讓朱厚照像處置朱高燧那樣,來處置這個叫朱宸濠的叔父寧王。朱厚照雖然不樂意,但是他也沒法反駁,因為人家說的有理啊。
朱厚照扭頭請教楊廷和具體該怎麼辦,楊廷和當然是胸有成竹,立刻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可以派幾個高級官員,或者是派一個皇親國戚,去告誡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寧王,也就好了。當然了,這事情太過嚴重,光是口頭警告還是不夠的,還要同時奪去他的護衛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