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逆流而上,與一眾逃難的難民反向而行,來到臨江知府衙門,叫人往裏通報:贛南巡撫王守仁到了。
從級別上說,王守仁是這臨江知府戴德孺的上司,平時來巡視是要搞個儀式,擺個酒席隆重接待的,可是就在這要人命的時候,這位王大人來這裏做甚?
“王大人,您老現在前來,所為何事啊?”
“平叛!”
戴德孺很興奮:“既然有王大人做主,我等願意一同為朝廷效力,平定叛亂。請問王大人,您老這次帶了多少人馬過來平叛啊?”
“沒有軍隊,沒有人馬,啥也沒有,就我一個人!”
這大敵當前的,戴德孺也顧不得什麼官場禮儀了,他看著王守仁,略帶諷刺地問出了所有人都想問的那句話:“王大人,現在就我們臨江這幾個人,你憑什麼認定能夠平叛呢?”
“因為我在這裏。”
不怪環顧四周,用震耳欲聾的聲音再次大聲重複道——
“因為我在這裏!”
??????
神獸九羽的寧王集團是年六月十四日興兵,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革正德年號。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王綸為兵部尚書,集眾號稱十萬,並發檄各地,指斥朝廷。
不怪痛恨殺害孫燧發動戰爭的寧王,卻從未被憤怒衝昏頭腦,他十分清楚憑借自己目前的兵力,絕對無法戰勝對手,眼下他隻能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到來。
王守仁有著平叛的誌向,也有著切合實際的平叛策略,這就是“知行合一”,這就是心學無往不勝的哲學和智慧。
王陽明從小就資質過人,非常聰明。傳說他五歲那年,他的祖父見他一個人在屋中念念有聲,非常奇怪, 暗自思量 :“這孩子在屋裏搗什麼鬼呢 ?”於是就仔細一聽,卻發現竟是平時自己讀過的書,讓這個孩子背誦的一字不差,全當嬉戲玩耍一般。
祖父大為驚奇,裝做生氣的樣子問王守仁 :“你什麼時候偷看了我的書 ?” 見祖父生了氣,王守仁隻好如實回答道:“我沒有看您的書,隻是聽著您讀的時候慢慢記下來的 。”
祖父大為高興,料定這個孫子長大後必有大大的出息,於是就更加悉心的教他念書。有一天,祖父帶他去北京金山寺遊玩,大家遊興正濃,興致正高時,客人就請他的祖父賦一首詩來助興。王守仁見祖父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手,就說道:“平時祖父曾教過孫兒,這樣的詩句還是讓孫兒來對吧 !”
王守仁隨之一首詩脫口而出: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祖父和客人們見小小的王守仁才思敏捷,妙語連珠,不禁大為驚訝,就再次出了一道題考他,沒想到這小子竟然還是張口就來,又是一首——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