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弑君的原因(2 / 2)

在文官集團看來,如果他們任由這個皇帝胡作非為,給他充足的時間的話,他真就有可能有能力重建足以抗衡文人勢力的武將集團!到那時這大明朝可就不是文官集團一言九鼎了,他們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

假如小朱同學這次南巡不落水,回去很可能馬上就要籌備再次出塞作戰,因為軍隊還在他手裏呢,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啊!小朱同學雖然愛胡鬧,但是誰都不敢小瞧他的智慧,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肯定就是給那些培養對象們壘戰功。

因此正德早逝的最大得益者和嫌疑犯其實是是文官集團,據推測,他們的手法可能是:翻船隻是意外,正德隻是小病,但文官集團趁機串通太醫,下了惡毒的慢藥把當朝皇帝給生生毒死了!

小朱同學一死,他那重建將門勢力,平衡朝野的計劃隨之終止,再加上這頑童皇帝一直無子,外藩就位必定給文官勢力膨脹帶來機會。後來曆史正是如此,文官勢力在嘉靖朝膨脹,結果於萬曆,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明亡於萬曆的說法,應該理解為萬曆時期的文官勢力過度膨脹,因此危及了國家政治,導致了朝代的更迭。

當時的文官集團首領是楊廷和,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無論是為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還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楊廷和害死正德的主觀性、必然性和概率賭是最大的。

從平定寧王之後,正德本意是要在江南好好玩玩的,可就在他接見了王守仁之後,小朱同學卻突然急速北上,這是為什麼?

很明顯,王守仁打下了寧王府,手中可是握有大量的當朝朝中大臣與寧王受賄的帳本的,大家隻要把這個重要的事實擺上,智商不太低的人都應該立刻就能明白了,小朱同學要那這個重磅炸彈去炸碎文官集團的堅固碉堡!這就是為什麼小朱同學要匆匆結束江南之行,風風火火的立刻北上的原因。

而更讓人不能忽視的是朱厚照接下來的舉動,他剛剛與王守仁談完,緊跟著就好死不死的立刻跑去和楊一清徹夜長談了三天三夜!

蒼天呐,這一個是在眾人眼中不務正業完全沒正形的頑童皇帝,一個是天天板著一張老臉威猛莊重的,卻早就退休的過氣政治家,這反差極大的兩人完全沒什麼共同點,他們奇葩爺倆能談什麼啊?而老頭楊一清可不是傻子,他老人家人老精鬼老靈,可聰明著呢!

說實話,如果單論政治智慧的話,楊一清在當時絕對是天下無敵的主,就連大明朝的第一聰明人不怪大俠,都不是他老人家的對手!

咱們講事實擺道理,通過楊一清前麵做的那幾件很是漂亮的大事,憑他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瀾的能力,足以說明他很可能是當時大明朝玩政治玩的最好的一個。別看現在的內閣首輔是楊廷和,但是就連他心裏也很明白,自己與楊一清相比還是稍有不如的!

因此,對這個退休的老頭,盡管他已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做富家翁很多年了,可隻要這楊一清還活著,對楊廷和來說就是一種威脅。整個文官集團時時刻刻都在對這個潛在的最大威脅處處小心,就生怕他東山再起了,一點風吹草動一家人都得心驚膽戰半天,更何況與君交談三天三夜!

就算是小朱同學真的有興致來逗弄這個難得糊塗的老傻子,可逗幾下也就行了,怎麼可能成天成夜的逗,一逗就逗了三天三夜呢?這可是三天三夜啊,別說楊一清會煩,相信年輕氣盛的小朱同學早就煩了!這精力旺盛的哥們要是有這個空閑時間,多玩幾個MM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