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地方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在建設了,早在成化五年的時候,建州女真就曾經來此進犯。當時負責指揮的韓斌在將這些女真人擊潰後,當即就認為:“此地不堡,無兵遏之,非久計也”。
於是韓斌遂向朝廷提出遼東東邊地帶防守規劃,朝廷令遼陽副總兵韓斌和都指揮使周俊等督率,連接遼河流域的邊牆(長城)。而後又築遼東鎮東部邊牆,同時相其地勢籌劃創設東州、馬根單、清河、堿場、靉陽五堡,後又設鳳凰、鎮東、鎮夷三堡,並草河、湯站等十堡據守。
鳳凰堡、鎮東堡、鎮夷堡、湯站堡、靉陽城均在丹東境域,是為遼東築邊牆初議之始。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明廷從兵部左侍郎馬文升議,於“遼陽東山增設東州。馬根丹,清河,靉陽五堡”完成。派馬步軍二千九百九十名戍守。同時撥五堡之間的曠田,按每軍五十畝屯種。
到了成化十五年,自開原抵鴨綠江的邊牆(長城)初步形成了,這便是成化年間明廷與女真形成的界線,稱為成化舊界。這道界線是以築堡和築邊牆為標誌的,大明朝的第一次拓邊軍事行動。
成化時期修築的遼東東路邊牆,雖經幾次重修與加固,但是由於地域曠遠,鞭長莫及,建州女真仍然不斷地入掠。因此有人上書建議“東州去墩、堡疏曠,就遠不及,兵力孤弱,策應為艱。乞於散羊峪、一堵牆、孤山、險山、江沿台等處,因水石之利以增墩堡。”
為了進一步加強、防備女真進入遼東東部遼民居住區搶掠、殺人,大明朝再次新築了散羊峪、一堵牆、孤山、險山、江沿台等堡。
這次以築若幹城堡為標誌,是明廷在遼東東部第二次拓邊;這次拓邊僅以加密城堡,合理布局,增加防禦措施(包括新建築城堡),提高防禦戰鬥能力,維持了第一次拓邊界線,基本於邊內所為,邊牆仍然。
萬曆新界是明萬曆初年與女真劃出的又一道邊界線,所經過的地方有:新甸、寬甸(城)、坦甸、永甸、長甸。
明遼東鎮長城乃明萬裏長城九鎮之第一鎮,遼東長城(邊牆)西起山海關的鐵場堡,北至開原鎮北堡,南到今靉河入鴨綠江口江沿台堡,蜿蜒一千七百多裏。
就在這大明朝的邊疆,李虎陽領著一幫子亦軍亦匪的彪悍戰士,就在雪山中的一處方圓百多裏的地方,建立起了他們自己的私人王國一樣的勢力範圍!
不敗帶著阿彩姑娘趕到李氏王國舊址的時候,無劍和李公主當然早就仙逝了,但是他們的後代還算不錯,比不怪的子孫強多了。這李氏一族還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啊,李氏王國當代家主李成梁是聞名天下的一代名將,三個兒子李如鬆、李如柏、李如楨也都是大將之才。
對於這李氏王國,不敗就不像是對那三娘子一樣了,這可是自己徒弟無劍的地盤,跟在自己的地盤,對自己的子孫一樣。並且這不敗也真不見外,直接就把自己的身份亮給了李成梁父子。而這李成梁父子也真配合,還真就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師祖!
李成梁把不敗領進祠堂,裏麵赫然還有神刀不敗的牌位生祠!當初無劍千叮嚀萬囑咐,對這個不敗師祖一定要設生祠,沒想到還真就讓他老人家不幸而言中了,這返老還童的妖孽師祖,這不今天就來視察來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