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杲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兒子阿台章京卻得以逃脫,回到了他的老家古勒寨。不敗感興趣的不是這個王杲,也不是這個阿台章京,而是這個阿台章京的外甥,也就是這個王杲的外孫——努爾哈赤。
但是努爾哈赤的外祖父雖然被李成梁給滅了,可他的爺爺覺昌安卻在親家被李成梁殺死以後,帶著兒子塔克世,也就是努爾哈赤的老爹,一起背叛了親家,做了明軍的向導。努爾哈赤這時候才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也跟著成了大明朝的一個馬前卒的馬前卒,炮灰的炮灰。
不敗之所以看中這個小夥子,不是因為這努爾哈赤的奴隸的奴隸的身份,而是因為阿彩姑娘的未卜先知!
八年後,王杲之子阿台圖報父仇,東山再起屢掠邊境,李成梁不得已,隻能再率大軍出擊,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黨阿海的莽子寨,殺阿台。但是這些都不是事,關鍵是在戰亂之中,覺昌安、塔克世倆父子因為再次為明軍向導,當時正在敵寨裏麵勸降,竟然被明兵不問三七二十一的給誤殺了。
噩耗傳來,年方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本想起兵索報父仇,但勢孤力單,深知自己根本無法與擁兵百萬的大明“天皇帝”交鋒。於是無可奈何之下,努爾哈赤就委曲求全的找到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指責其唆使明兵殺害父、祖,奏請明臣給自己主持公道。
但是萬萬想不到的是,努爾哈赤的這一個小小的要求,赫然也惹惱了驕橫跋扈的明朝邊將,被視為無理取鬧,很氣氛的一口拒絕了。這還不要緊,更要命的是這些明朝邊將還宣稱要在甲板築城,認命尼堪外蘭為“滿洲國主”,讓尼堪外蘭威望大升,當地人都相信他,都想著抱著尼堪外蘭的大腿以求庇護。
這下可真坑了爹了,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努爾哈赤,因為這些明朝邊將拉偏帳的原因,不但這仇報不了了,這會兒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因為就連努爾哈赤的親族子弟,也在明朝邊將的逼迫下“對神立誓”,欲殺努爾哈赤,也好提頭歸附尼堪外蘭。
很是順理成章的是,尼堪外蘭得理不讓人,還想乘機逼努爾哈赤“往附”,儼然就以建州國君自居了。努爾哈赤沒辦法,就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被迫逃走了。
努爾哈赤置之死地而後生,在逃亡途中遇到額亦都等人擁戴,隨後用祖、父所遺的十三副甲胄起兵,拉了一支隊伍。努爾哈赤剛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敢直接對付明朝,他說我的祖、父死的過錯,都是因為尼堪外蘭,我就攻打尼堪外蘭。
後來這努爾哈赤就真的尼堪外蘭給打敗了,殺了;然後就順風順水的開始了常年征戰的戎馬生涯。計劃不如變化,因為這努爾哈赤的英雄本色,女真人竟然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但是說到根上,明朝並不是被誰給打敗了,而是自己作自己,硬生生自己作死的,還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啊。明朝不是沒有能人,南有戚家軍,北有遼東鐵騎。這赫赫戰功的李氏一脈,完全不輸與那楊家將呼家將這將那將的,完全就是大明朝的李家將。
不說李如鬆參加了萬曆三大征的前兩征,也不說後來的毛文龍袁承誌鄭成功他們,即便是明朝用人海戰術,也能把女真碾死了,但是你非得要自殺就怨不得老天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