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法師的大弟子熱切地的說道:“當然了,師傅出馬,一個人頂老靜悟道人倆!我們穩贏的!”靜悟道人是懸空寺這一代的主持,很是平易近人,對白馬寺和白馬法師的需求從來都是有求必應。但是靜悟道人的好心並沒有得到好報,他的有求必應看在白馬寺的眼中,跟施舍一樣是一種侮辱,無法擺脫的侮辱!
白馬法師好像有點心動,“要不,我就試試?”
一眾弟子差點都歡呼雀躍了“師傅試試,師傅試試!”
——
中國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山壁棧道的修築方法,淩空的棧道隻有數條立木和橫木支撐,就能承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車馬人行,變成一條交通要道。而支撐棧道的主力,不是那些立木,而是這些插入山壁的橫木支梁,所以這些橫木又被人們稱為“鐵扁擔”。
鐵扁擔之所以叫鐵扁擔,是因為這些橫木支梁都是用特殊的樹種木料製作的,人們把這些木梁用桐油浸過,不但不怕被蟲噬蛇咬,還有很好的防腐作用,這才能長年累月的讓人使用。而懸空寺就是用類似這種修築棧道的方法,其閣樓的底座就鋪設在像這樣的,很多的鐵扁擔上,精心修建而成的。
與其他的棧道不同的是,懸空寺所用的鐵扁擔更為考究,用的是當地特產的鐵杉木,將其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梁成品以後,再深深插進岩石裏去,依托山勢挑起了整座懸空寺。也就是說這些鐵扁擔就是整座懸空寺的根基,損壞了這些鐵扁擔,懸空寺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這一天,白馬法師突然很突兀的,派弟子向相鄰的懸空寺送來了一份挑戰書。挑戰書上寫的清楚明白:白馬寺主持白馬法師,約戰懸空寺主持靜悟道人,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但是靜悟道人隻是淡淡的瞄了一眼那挑戰書,就毫不在意的又閉上了雙眼,很是莫測高深的說道:“看這筆跡就知道這不是白馬法師的挑戰書,大家不用驚慌。我們懸空寺不能因為一兩個別有用心的人,一張紙片就亂了陣腳。”
但是靜悟道人錯了,這張挑戰書好像還真就是白馬法師親自發出的,並且因為懸空寺的無動於衷,更是大大的激怒了如約前來的這位白馬寺主持。白馬法師大怒欲狂,飛身來到懸空寺北飛樓下,口中大喊道:“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九天宮闕,騰雲皈夢!”
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肝膽俱裂的是,這白馬法師每喊一句,就從北飛樓的下麵抽出一根鐵扁擔,四個字,一根木!隻見白馬法師淩空掛在亭台樓閣的外麵,懸空於半空之中,五指如鉤一把扣住粗大的鐵扁擔,單臂用力猛地一抽,隨著木屑紛飛塵土飛揚,一根四方巨木就被抽出來扔下了深淵。
二十四個字六句話六根鐵扁擔之後,半空的白馬法師在眾目睽睽之下淩空飛度,在懸空寺的外沿飛簷走壁,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腳印一聲爆響的就從北到南,從北飛樓來到了南飛樓。然後,這個已經恍若妖魔鬼怪的白馬法師,故技重施,又淩空懸掛五指如鉤抓住了南飛樓下麵的一根鐵扁擔,再次高聲朗誦道——
“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沒雲中。”但是白馬法師這一次並沒有得逞,他抓住的那根鐵扁擔很是幸運的幸免於難了。因為白馬法師剛剛在北飛樓搞了那麼大的動靜,已經驚動了所有人,包括靜悟道人。所以懸空寺的主持,終於露麵出來製止白馬法師,也可以說是終於出來應戰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