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突然覺得有些異常,他抬頭往天上望去,隻見天空渾濁,一片黃色,太陽像一個紅色的燈籠,在黃色的雲層中時隱時現。
近處的樓房顯得朦朧而恍惚,千米以外的一切物體,都淹沒在了一片黃色之中。
“大爺,快回家吧,天上下灰塵了!”
一位鄰居見王大爺愣在原地,趕緊把他送回了家中。
就在同一天的下午,四川盆地的綿陽、德陽、成都、巴中、南充、自貢等13個市,也與廣元市一樣,出現了“天上下灰塵”的現象。據統計,這一天全省有56個縣出現了浮塵天氣,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另外,川北的劍閣、萬源兩地更為嚴重,沙塵紛紛揚揚灑下,出現了嚴重的揚沙天氣。人們隻要在室外待的時間稍長,就會感覺到眼睛幹澀,鼻孔幹燥,衣服上和頭發上還有明顯的灰塵。
山清水秀的四川,為何出現了沙塵天氣呢?這些沙塵來自何方?
黃沙是地震造成的嗎
黃沙天氣的出現,引起了四川人的普遍恐慌。人們的第一感覺是去年發生的特大地震引發了這場遍及全川的黃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裏氏8級特大地震,地震的巨大能量使得山河改變,數十個重災縣出現了嚴重的山體斷裂、滑坡、崩塌等現象,有些地方甚至整座山完全倒塌,出現了大麵積的裸露岩土。大風一吹,這些裸露的塵土隨風起舞,灰塵遮天蔽日。有人推測,很有可能是這些地震重災區的塵土被大風吹起,翻山越嶺後進入了四川盆地。不過,這種推測很快就被氣象專家否定了。專家指出,重災區的沙塵如果要影響到整個四川盆地,那重災區必須得刮起特別猛烈的大風,出現特別強烈的沙塵暴天氣。但事實上,4月24日這天,地震災區並沒有出現大風天氣,許多災區的沙塵天氣還不如四川盆地明顯,其中重災區的北川等縣根本就未觀測到黃沙出現。
否定了地震之說後,人們又想到了一個極有可能的原因。由於20世紀80年代以來,牧民盲目發展牲畜,過度放牧使得草地出現了板結、沙化等嚴重現象,川西北的若爾蓋等地沙化較嚴重,因此不少人將四川盆地的沙塵天氣“怪罪”到若爾蓋頭上,認為是那裏的黃沙被大風刮起,吹到了四川盆地上空。不過,人們的這一推測也站不住腳。
據若爾蓋縣氣象局觀測,4月24日這天,當地風速不大,而且未觀測到沙塵天氣。氣象專家指出,若爾蓋的沙塵如果真吹到了四川盆地上空,那麼當地受到的沙塵危害應該更為嚴重。
黃沙來自哪裏?
排除了黃沙“土生土長”的可能性後,人們感到十分迷茫:
漫漫黃沙究竟來自何方呢?
氣象專家告訴我們,浮塵是由於遠地或本地產生沙塵暴後,塵沙等細料浮遊空中而形成。既然四川盆地的沙塵不是本地產生的,那它必定來自遠方。而唯一可能的方向,是北方。
在四川盆地的北部,是有名的秦嶺大山,它是四川盆地抵禦北方惡劣氣候的天然屏障。這座海拔超過3000米的大山,將來自北方的沙塵暴擋在了北麵,因此多年來,四川盆地受沙塵的影響微乎其微。
難道是沙塵暴跨越了高聳雲天的秦嶺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4月24日前後,北方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天氣。
4月23日至24日,我國新疆東部、甘肅大部、寧夏大部、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沙塵天氣,其中,內蒙古中西部和甘肅西部還發生了大範圍的區域性沙塵暴,局部地區發生了強沙塵暴。大風勁吹,黃沙遮天蔽日,4月24日這一天,這些地區都籠罩在了鋪天蓋地的沙塵之中。
“一般情況下,北方來的沙塵很難翻越秦嶺,但這次北方的沙塵暴太強烈了,而且距離四川盆地的直線距離較近,因此24日下午,隨著北方冷空氣南下,浮遊空氣中的塵土、細沙翻越秦嶺進入了四川盆地,使得四川出現了大範圍的沙塵。”氣象專家告訴我們。
此次沙塵入侵四川盆地,再一次敲響了環保警鍾。不少人呼籲要加強環境保護。專家也進一步指出,根治生態環境,大力植樹和種草,才是防禦沙塵入侵的最好辦法。不過,治理環境,不但要治理本地的環境,更要治理沙塵源頭的環境,這樣才能將沙塵暴扼殺在“搖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