躉售縣電力局人員的管理問題一直是電力行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目前,躉售縣局人員管理失控,不僅使電力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嚴重地威脅著電力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積極探討管理和控製人員超編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躉售縣局麵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躉售縣局人員超編關係到電力企業生存與發展
人員超編,作為一種“利益趨向”積累的結果,由來已久。近年來,電力企業發展迅猛,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電力行業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和向往的“熱點”行業。基於這一點,社會上不少人認為電力部門是塊“肥肉”,旱澇保收,沒有風險,於是便通過各種關係和渠道,千方百計往裏擠,致使躉售縣局人員膨脹。就我們清苑縣局來說,現有在冊人員849人,其中主業人員516名,副業人員323人,與1988的定崗定員時相比增加了499人。從近幾年的運營情況看,人員問題嚴重地影響著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和企業自身的積累與發展。這種狀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麵:
一是人員增加速度過快,巨大的人員開支,使企業難以實現自我積累和滾動發展,以電養電已經變成了以電養人。從1988年至1993年的5年,新調入人員499名,平均年遞增15.92%,而全局的利潤卻隻增加了80萬元,年遞增11.13%。人員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利潤增長速度。同時,從人員開支情況看,全局需開支168萬元,其中新增人員開支費用98.7萬元,這就是說,企業所獲取的利潤全部被新增人員吃掉了,根本無法實現資金積累與滾動發展。
二是人員失控所導致的整個係統從上到下人浮於事,機構臃腫,已經成為電力企業深化內部改革,轉換經營機製,提高經濟效益的最大障礙。從躉售縣局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情況看,絕大多數沒有嚴格落實國家“農電企業編製定員標準”規定,在人員管理上順其自然導致企業嚴重超員,而人員猛增所造成的企業內部機構臃腫龐大,條塊分割不清,責任目標不明,管理混亂不堪,使企業發展負重難行,根本無法實現主業精、副業興的目的。
可見,人員管理的好環,直接影響著電力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人員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躉售縣局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二、躉售縣局隸屬關係上的雙重性,從客觀上決定了其人員管理和控製上的複雜性和不可逆轉性
躉售縣局在人員管理問題上的包袱越背越重,其原因是多方麵的,複雜的,既有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條件的製約。
1.躉售縣局的雙重隸屬關係和國家現行的勞動用工製度,從客觀上決定了其控製人員流入的不可逆轉性。這些年來,盡管國家三令五申,電力部門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享有《條例》所賦予的權利,有權對所需人員進行雙向選擇和自主用工原則。然而,躉售縣局既是獨立企業法人,又是政府職能科局的雙重身分,決定了它在行使企業法人權利的同時,在用人問題上還必須承擔兩種義務:一是接納民政、勞動人事部門分配的軍轉人員及其家屬並為其安置工作。二是負責安置由勞動人事部門直接分配的社會統一招工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這從客觀上製約著躉售縣局必須無條件地貫徹執行國家勞動用工製度,無條件地接收民政、勞動人事部門指令分配的人員,這是造成躉售縣局人員失控的客觀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