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定址(1 / 2)

再次起程後由於視野開闊,一眼望去除了滿地的野草並沒有什麼危險,所以車隊的速度終於提了起來,隻是用了一個小時便到達了預定的目的地。

“這些年在安寧這個地方簡直白活了啊,我居然不知道咱們這個小地方還有這樣的地勢。”看著近百米高的峭壁,思恩直感慨。此處完全就是一個“凹”形的地勢,後麵是近千米寬,百米高的陡崖,裸露的岩石顯示著山壁的堅固和厚實,陡壁再往上就是一截長滿樹木的陡坡,而兩邊延伸出來的山體就仿佛護翼一般將一片近五萬平方米的土地牢牢守護,雖然並沒有那麼陡峭險惡,但是末世後叢生的藤蔓和野草導致這裏也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輕易攀援通過的,何況這些山勢還可以人為的進行修整以達到護衛的目的。

劉承並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換句話說,他是有野心的,而且為了能夠達到他想要的那個目的,他的野心還不能太小。這片凹入山勢的土地雖然足有數萬平方米的麵積,但是對於劉承計劃的未來藍圖來說卻太過渺小。在他的藍圖之中,這條不算大的河流將是未來基地的動脈和源泉,而在它兩側的山脈之內所有的土地都將是藍圖的一部分,它們將變成一條自給自足的生命線。到時候隻要從河流的上下遊分別築起一道城牆,這就是一座天然的城池,而兩邊的山脈將成為變異生物的樂園,成為基地的守護線。當然這隻是劉承最原始最粗獷的想法,至於更多的細節,那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花更多的時間慢慢的完善。因為高樓大廈沒有一蹴而就的可能,至於現在則是要埋下種子,打下基礎。

既然已經到達目的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查探周圍的情況,劉承必須要知道周遭的具體情況,諸如資源、地形,畢竟他所看到的也隻是一個大體而已,至於具體的細節,這需要花費人力和物力來完善。

整個隊伍一共十一人,劉承將其餘十人簡單的分成了三個組,個沿一個方向向外探查,目的是繪製詳細的地圖,小到一條溝一座橋一座民房,甚至一片樹林,大到整體的地形,區域內的物產和可能存在的威脅。這些都是和基地建設息息相關的信息,越詳細越能讓基地的建設少走冤枉路。至於偵查範圍暫時定在5公裏內,這對於目前不足百人的規模來說已經是很大的一個範圍了,至於藍圖圈定的其他範圍,那就要基地穩定下來後了,畢竟現在也就這麼幾個人幹活。而劉承自己則是負責了整個山脈的偵查。這片小山脈今後將是基地的天然屏障,所以劉承必須確定它本身是安全的,否則將帶來無窮的後患。

任務分配完成,各個隊伍不再耽擱,劉承也獨自出發。基地選址的這一塊地方算不得大,但是背後的這一片山崖卻著實不小。這一片在末世前就少有人煙,各種植被遠比其他地方要茂盛,末世後又接受了兩次雨水的澆灌,各種植被更是鬱鬱蔥蔥。當劉承從一側山坡披荊斬棘爬上來時已經滿頭大汗,一路上的藤蔓雖然沒有變異成怪物,但是韌性和堅硬程度卻不是長進了一點半點,這些東西也許今後都能成為基地的某種資源被利用起來,所以他並沒有大肆破壞,僅僅隻是開辟出一條自己同行的小徑。

整個新基地的環境和地形偵查花去了一天半的時間才算是勉強完成,這期間根據收集過來的信息劉承心中的藍圖又完善了幾分,不過完成這些之後劉承並沒有急著返回化工廠,而是組織進化者們就地取材從後麵的山崖山坡上砍伐了大量的木材。劉承做這些當然不是無的放矢,這些木材將首先被建成簡易的木屋和用作防禦的木柵欄,畢竟基地的建設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初期的安全和住宿是必須解決而且迫在眉睫的,而且一旦基地開始建設,進化者將成為守衛基地的主要力量,到時候光是靠普通人取材進度會大大拖慢。至於這些被砍伐的木材並不是隨機雜亂的,而是集中在幾個點上,這些被清空出來的地方將來都將建成基地的瞭望塔,用於增強基地的預警範圍。不過這些都需要到基地開始建設的時候再具體實施,現在不過是在做前期準備的時候順便為之。

當回到化工廠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的傍晚,晚飯後劉承召集所有的進化者和親進之人,開始安排所有幸存者轉移的工作。不過對於具體的安排劉承個人並不在行,所以隻是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至於具體的安排就交給其他人去做。轉移之後自然就是重中之重的基地建設工作,對此劉承同樣隻提出一些大體要求,諸如崖壁前二十米內不得有建築存在,這崖壁將成為以後基地的一個禁區;而居住用的建築要盡可能建得密集,要規劃出街道等地方並留出空間,便於今後發展和擴建,而對於基地所有的建築劉承提出的要求就是防水、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