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析《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海邊”的意義(1 / 3)

解析《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海邊”的意義

動漫研究

作者:連永平

[摘要]《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故事發生的場所“海邊”具有陸地與海洋雙重的性質,其不斷變化的界線,與時間界線的消失密切相連。這部作品,可以解讀為不同種類、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越境的故事。《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利用海洋與陸地的可變性以及界限的模糊性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不僅讓人們再次體味到宮崎駿動漫世界中透露出來的人情,而且,讓人們更深刻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關鍵詞]宮崎駿;《懸崖上的金魚公主》;海邊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他出品的動漫作品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宮崎駿是第一位將動畫作品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的動漫作品,雖然題材各不相同,但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始終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但是,他並非是簡單地批判現代產業文明、禮讚自然和田園生活。在他的電影中將城市、複雜的機械、飛馳的列車以及飛機等帶來的速度競賽與戲法和魔法、森林和樹木以及動物、農業風景等結合在一起,以此反映近代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遭遇,從而讓我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更深刻地思考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等。

作為知名的動漫大師,宮崎駿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創造了許多經典的動畫片,其中多部還獲得奧斯卡等國際獎項。《懸崖上的金魚公主》是宮崎駿在1995年創作完成《幽靈公主》並宣布封筆之後,時隔13年重返銀幕的又一部力作。在《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和之前的作品一樣,宮崎駿致力於打造一部超越以前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通過宮崎駿的筆觸,人們再次體味到動漫世界中透露出來的人情。對於生活、愛和人生等方麵的詮釋,《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都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受。

一、 生命之水的象征

宮崎駿深受日本著名植物學家中尾佐助的“照葉林文化論”(講述日本文化源頭的文化人類學理論,照葉林就是常綠闊葉林)的影響,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總能見到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婆娑作響的森林、鬱鬱蔥蔥的青山等。而2008年上映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則將故事發生的背景由森林轉移到了一座海濱小城,海洋成為故事的主角。相比之前的《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作品的跌宕起伏,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非常簡單。同時,與此前的幾部作品相比,其世界觀和主題似乎都更加單純一些,在人與自然的矛盾問題上並不像之前的《千與千尋》等作品那樣激烈,就是一部麵向兒童觀眾的愛的大冒險,甚至借助童話故事給了電影一個很圓滿的結局。這些轉變也暗示了宮崎駿對自我的超越。

水在原始時代就已經存在,周而複始地不斷流淌和循環。覆蓋地球表麵三分之二、構成人體三分之二的水,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以滿月之夜、深邃的海底數不清的水母遊動的幻想場景開始。波妞的父親藤本把裝在壺中的液體滴到吸管裏,是為了繁殖水母。這種液體其實是藤本從海水中提取、儲存的蘊藏有魔法的“生命之水”。

以現代日本為舞台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講述了從大海裏來的金魚的孩子波妞與住在海邊小城的男孩宗介相遇的故事。在波妞最初登場的深邃的海底,藤本乘坐自製的“姥鯊號”(ウバザメ號)潛水艇,致力於研究複活海底遠古生物。波妞的父親藤本製作的珊瑚塔的井中儲存著他聚集魔法的力量——從海水中提取的“生命之水”。“當這口井的生命之水滿的時候,就是海洋時代再次開始的時刻,危險生物時代將會結束,可惡的人類時代將會結束。”由於喝了“生命之水”,藤本的魔力大增。借著這生命之水,波妞也擁有了魔法的力量。因為波妞的反叛而充滿了生命之水的大海,發生了大海嘯,發生了月球接近地球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實際上,“生命之水”給予生命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物質。異變之際,“就這樣下去,世界會毀滅的!”與藤本的驚慌失措相對照,波妞的母親——作為海洋之母的格蘭曼瑪蓮鎮靜地說“好漂亮的大海!”“富於魔力,就像回到了泥盆紀!”為充溢的生命之水而喜悅。正如之前所述,在《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海洋是生命之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