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九月才覺得有些乏,收了手。
今天所做的事雖然有些孩子氣,卻掩不住她的開心,他並不是一個擅長甜言蜜語的人,可他卻在用心哄她,給她製造浪漫驚喜。
今生遇到他,她何其幸運。
“睡會兒,我們去菊園賞菊聽戲去。”上了馬車,遊春便擁著她躺下,一邊說著下午的安排。
九月其實還是喜歡安靜,不過,他為她這樣費心,隻為討她開心為她慶生,她今兒就當是熱鬧一回兒了。
遊春說的菊園就在白雁鎮上,裏麵各種菊競相盛開,很是絢麗,這菊園裏,還設了戲台子,賞菊聽戲,也是鎮上鄉紳名流們的最愛了,所以,今天菊園的客人火爆。
但這並不防礙遊春和九月,因為之前他便派人安排好了一切。
遊春定了兩樓正中間的雅間,一進菊園,就直接帶著九月進了雅間。
屋子裏已經擺上了還沾著露水的各種菊,桌上也換上了各種菊的茶點。
九月探出頭打量了一下外麵,隻見了戲台子前坐滿滿的人,每個人頭上不是簪了菊,就是身上配了茱萸,她縮了回來,正要說話,遊春手捏一朵小雛菊走了過來,笑道:“入鄉隨俗。”
九月不由失笑,人家都簪那大朵好看的菊,怎麼到了她這兒就變成小雛菊了?
這時,戲台上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提示著好戲要開場了。
“演的什麼?也是與重陽節有關的嗎?”九月猜測著,她跟著看了幾場戲了,對這咿咿呀呀的唱腔實在沒什麼興趣,更多時候,都是纏著他給她說戲,比起台上那些人的腔調,她還是偏愛他低聲給她說戲時的清醇。
所以,戲一開場,她便直接問道。
“你瞧下去就知道了。”隻是很奇怪,這一次遊春卻沒有給她說戲,而笑著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自己看。
“嗯?我看過的?”九月驚訝的看著他,轉頭打量起戲台子來。
這戲台子的布置很簡單,可不像她前世時看到的那種背景實化的戲曲舞台。
此時,戲台子上出現六七個人,有拿著茱萸的,有吃著重陽糕的,看起來就像是尋常百姓人家過重陽節那樣的場景。
倒是有點兒意見,不像之前看的那些戲一樣,上來就雲裏霧裏的唱,這個倒有些情景劇的意思了。
九月的興趣被挑了起來。
接著,台上的百姓突然奔走了起來,似乎是遇到了什麼事情,跟著場景一轉,九月看到了靈堂,一群人在爭執,而後麵一位老者卻高高舉起了一個繈褓,眾人紛紛後退,似乎看到了什麼不祥的東西。
咦?九月一愣,這場麵,有點兒眼熟啊,她有些狐疑的回頭。
遊春微微一笑,又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繼續看。
台上的人唱了起來,這一次,九月認真聽了,並聽懂了,這戲台上演的居然是她的事情。
第二幕,她出生,被認為不詳,老者是她的爺爺,害怕的那群人帶頭的是她的奶奶,隨著戲的發展,一位師婆打扮的老婦衝了進來,搶下那個繈褓,師婆被眾人逼入深山,隱居廟後小屋,繈褓中的孩子慢慢在長大,她吃齋、念經、讀書、製符、拜佛,她行走在山林間,行善在山林間。
第三幕,她及笄,師婆壽終正寢,她被家人接回,一次回到小屋收拾東西時,相遇了他,她和他相識,相知,相憐,她為他求她爹爹出手相助,得到她爹爹的認同。
第四幕,她四處行善,幫助鄉鄰,她遇到了尋親而來的老王爺;他為了伸冤,帶著她爹爹毅然上京,結果被困牢獄,老王爺暗中相助。她卻被人陷害設計上京,一路坎坷。
第五幕,為了他,她上祭台,跳舞祈福,終感動上天,天降甘霖,皇帝龍心大悅,金殿召見。
第六幕,她為了他,放棄賞賜,金殿之上甘願擊響登聞鼓甘願滾釘板,隻為了為他鳴冤平反。
第七幕,皇帝憐她真心,下旨重查冤案,並賜福德郡主之名,成全兩人美滿姻緣……
一樁樁一件件,簡簡單單,卻真真切切的點出了她為他所做的一切,甚至還把她的形象擴大了好幾倍,戲裏的她,那麼善那麼真,簡單就是聖母化身了,她哪裏是那樣的人啦?
九月看到最後,竟莫名其妙的淚流滿麵。
她哭,不是因為她受的苦,她是被他的真心打動,一個人能把她所做的這些記得這樣細,還用了這樣的方式來表現出來,來給她慶生,這份心意,比任何的禮物都要重都要真。
“怎麼哭了?”遊春嚇了一跳,他隻是想讓她開心呀,可不是招她哭來著,他不由無措的哄道,“怪我沒提前告訴你,別哭,你不高興打我也好罵我也好,不能哭呀,會傷身……”
九月卻直接撲進他懷裏,不管不顧的痛哭起來。
“九兒?”遊春徹底傻眼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次為了給她個驚喜,他可是費了好一番心思的,身邊的臭皮匠一個因為紅蓮兒自顧不暇,一個也沒什麼經驗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今天的行程可全是他自個兒挖空心思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