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觀泥辨穴(2 / 2)

於是,我們還是用兵工鏟,和了一些稀泥後,均勻塗抹在了爨龍顏碑表麵,將它還原成了今早的模樣。

至於爨龍顏將軍周圍,為什麼會出現火光環繞的原因。神大媽則是帶領著我們,一番仔細的排查後,發現謎底是出在,八角亭前麵那隻石麒麟的身上。

神大媽說那隻石麒麟下麵,埋著一具女屍,那些火光是這具女屍身上,散發出來的磷火。

何為磷火?所謂的磷火,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人和動物的屍體腐爛後,所分解出來的磷化氫。它會以火的形式,從泥土裏滲出後,漂浮在夜空之中。

每當月明星稀,或者在酷熱的盛夏之夜時,磷火就會在埋有屍體的地方出現了,這也是檢驗空氣質量,是否清新的一個自然標準。

因此,從那隻石麒麟身下出現的磷火,正好跟爨龍顏將軍的畫像平行後,人們從遠處朝這裏看時,就形成了烈焰環繞在爨龍顏將軍周圍的錯覺。

這時,神大媽由衷感歎道:“這景象是刻意弄出的,弄出此格局的那個人,確實不簡單,此人真乃神人也。”

大夥非常讚同神大媽的這番話,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後,突然覺得不對勁,於是我皺起眉頭,對神大媽問道:“神大媽,你怎麼會知道,那石麒麟下麵,埋得是一具女屍呢?”

神大媽大笑著調侃了我幾句後,方才解釋道:“張小生,這些常識,其實都在那本《南蠻巫訣》裏。

《南蠻巫訣》裏記載了四句:草頭向西,多女墳。草根黃色曲生,多女墳。並且女墳右邊之草盛於左,女墳右邊之土高於左。

因此,老身可以判斷出這隻石麒麟下,所埋之主為女屍。”

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石麒麟周遭那些草木的長勢,還真是如此。

隻見那石麒麟附近小草的葉尖,還真是全部指向西方,而且小草的根部均是黃色,生長的彎彎曲曲。

另外,石麒麟右邊的泥土,所生長出來的小草,比較石麒麟左邊的小草時,均是又高又茂盛。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這本《南蠻巫訣》,對各種巫文化的記載,竟是如此博大精深。

不過我還是不想走上,從巫的這條道路,雖然當時“大鬧白府”的時候,我說過神大媽是我的師父。

不過,那句話並不是在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因為我在當時,已經把神大媽當作了我的師父,但我不想繼承她的衣缽。

那石麒麟下埋葬的既然是位女屍,著實出乎了我們的預料之外,畢竟我們不是考古隊,因此管他埋葬的是誰,為什麼會將此屍埋葬於此,我們都不感興趣。

我們此刻最想知道的,還是那老人洞的位置,究竟埋葬在哪裏?

肖偉賢在這個時候問道:“神大媽,那爨龍顏將軍的墓穴在這裏嗎?你能判斷出來嗎?”

神大媽點了點頭後,在手電筒的仔細照射下,選擇了幾個有象征性的位置後,立即指揮著我們,拿工兵鏟開挖了起來,尤其是那隻石麒麟的周圍。

不過神大媽並沒有叫我們,非得用工兵鏟把地麵,給挖出一個坑塘來。她隻是叫我們把地麵刨開個三幾十公分後,通過一種觀泥痕的方法,來辨別是否有古墓。

神大媽對我們解釋道:“觀泥痕的方法,是北派盜墓賊的看家本領,因為老身的師父朱瞎子,年輕的時候跟北派的盜墓賊下過墓穴。

因此朱瞎子在《南蠻巫訣》裏,也補充過下墓的內容。

北派所謂的“觀泥痕”,是指通過觀察土壤的顏色,來判斷出此處是否有墓穴。

該方法是利用鼻子,嗅出泥土散發的味道後,來作為判斷是否有古墓的標準。

比如泥土裏的腐蝕味道越重,說明該墓穴下葬的時間越早。反之,泥土裏的酸腐味較輕的,說明該墓穴的下葬時間越晚。假如是無色無味的泥土,則表示為此地無墓穴。

所以,時間越久年代越長的墓穴,其周邊的泥土,所形成的氣味,也就各所不同了,這就是北派盜墓賊通過觀察泥痕,來識別出是否有古墓的方法。”

因此,神大媽在這時果斷告訴了我們,這片小樹林裏,根本就沒有古墓。

我們聽到了神大媽的這番總結後,心裏均是比較失落,神大媽察覺到了我們的心情後,安慰說道:“沒事的,老人洞沒有在這裏也很正常,假如真在這裏的話,那早就被別人發現了。

好在不幸中的萬幸是,那學校門衛不是跟我們說了,這塊爨龍顏碑,還有一塊爨寶子碑在薛官堡的大覺寺裏。

老身覺得,咱們索性去一趟大覺寺,尋找那塊爨寶子碑。隨即,咱們再把這兩塊碑麵上的爨文,請寺廟裏的高僧給破譯出來後,應該能夠發現到,老人洞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