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大夥在大海禪師的帶領,以及眾僧侶的尾隨之下,一起步入了大覺寺內。
與此同時,大海禪師一邊帶路,一邊對大夥侃侃介紹了,大覺寺的布置和格局。
我們在大海禪師的隆重介紹之下,方才得知這大覺寺於宋末元初時,一位南宋的太監捐出巨資,重新大規模的修繕過一次後,才有這般雄偉的格局。
我們走進大門後,果然發現小院裏供奉著一尊宦官塑像。該塑像的造型惟妙惟肖,跟真人的比例一致,包括服飾以及帽子的配置,大小均是一樣。
想都不用想,這位鶴發童顏,年邁無須的宦官塑像,必定是那位,出巨資修繕此寺的南宋太監了。
寺裏的眾僧徒,為了銘記這位宦官的功績,從元朝開始,就朝夕焚香拜叩這位宦官的塑像至今。
當大海禪師介紹到這裏的時候,大夥頓時對這位宦官的慈悲胸懷肅然起敬,紛紛對此塑像,一番虔誠的焚香叩拜。
這時,大海禪師在含笑之間,方才引著我們繼續前行。
該禪寺在南宋宦官的巨資修繕後,確實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院落深沉。
該寺共有五層,第一層是山門和山門院,山門為三坊牌樓式樣,下麵開有三門,此山門裝飾得金碧輝煌,氣象萬千無比。
山門院內是一個月牙形的水潭,水潭上架有一座青石小橋,該潭的周圍,以及青石小橋上,裝有石質的護欄,那欄杆柱上雕刻著,各種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其模樣甚是活潑可愛。
還未等大海禪師對大夥介紹此潭時,牡丹兒突然欣喜的大聲說道:
“我知道了,這座水潭,會不會就是趙四掌櫃對我們口中所言的,那位戒癡大師夢遇南極仙翁後,方而大悟得道。
與此同時,戒癡大師在夢裏,和南極仙翁所對弈的棋盤,竟然在戒癡大師入定醒來後,化作了一池水潭。那池水潭,是不是就是眼前的這池如意龍潭?”
大海禪師聽完牡丹兒的這番詢問時,於雙掌合十之後,微笑著點了點頭後,以示肯定。
大夥在牡丹兒的這番提醒之下,頓時想起了趙四掌櫃,之前提到了這個典故。不是說,當時在那水潭裏,還出現了一條成精的黃鱔嗎?
大夥回憶到這裏的時候,紛紛走至潭邊,小身翼翼的趴下身子,勾著腦袋的瞧向龍潭,仔細尋覓起了那條黃鱔的蹤跡。
趙四掌櫃看到大夥的這般模樣後,頓時大笑著對大夥說道:“你們覺得現在還可能看到,當年那條黃鱔的蹤跡嗎?
自從清朝嘉慶年間,那位戒癡大師圓寂之後,水潭裏麵的那條黃鱔,也就隨之消失不見了。也正因為如此,那池水潭才更名為現在的如意龍潭,嗬嗬。”
大夥聽到趙四掌櫃的這番調侃後,頓時對自己,適才那般“好奇幼稚”的行為舉止,給逗得灑脫大笑。
好在這清澈明淨的潭底,竟然還有一條條美麗可愛的小金魚,正在搖擺著尾巴,快樂地在水裏遊來遊去。
當大夥的身影,黑壓壓的投影到潭裏時,這群美麗的小金魚,竟然彙攏在了一起後,歡快的浮到了水麵。
大海禪師指著那些不斷躍出水麵的小金魚,微笑著對大夥解釋道:“這些生靈紛紛浮出水麵的原因,是把你們當作了香客信徒,以為你們要對它們喂食了。
《法華經》有雲:佛說一切眾生平等,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既然這些小精靈對你們的舉止行為,是這般理解的,就讓老衲成全它們即是了,哈哈。”
隨即,大海禪師吩咐一位小和尚,呈上了一隻,裝滿魚食的鐵盒子。
這時,大海禪師微笑著,從鐵盒子裏抓出魚食後,一把一把的,撒向了潭裏。
那群可愛的小金魚們,看見無數從天而降的美食後,立即迫不及待的,追逐搶食開來。它們那活波可愛的吞食模樣,頓時引起了大夥歡樂不斷,此起彼伏的笑聲。
這些小金魚的背部,均是鋪滿了許許多多金色的魚鱗片,當陽光照射到金鱗上麵時,頓時閃閃發光,甚是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