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梅花樁法(1 / 3)

由於這“禹步”的走法,跟那“北鬥樁法”的步調,竟然有著許多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

因此,神大媽在蒙著眼睛的情況下,能夠單獨走出此樁,也並非是難事。

不過在這蒙著眼睛的情況下,神大媽又要顧著伸出左腳去探樁,又要用言語或者肢體接觸的方式,想盡辦法的去指揮身後的七人,卻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因為大夥在走樁的過程中,缺乏言語之間的相互溝通,以及動作之間的默契配合,還是不斷的會有成員,從樁上陸續的掉落到地下,或者就是踩錯了木樁的位置,包括趙大奶這樣的高手也不例外。

盡管如此,不過大夥的心裏,此時都已理解了,聯合行動的意思。

事實果然如趙四掌櫃所言,這第二輪比賽,主要體現的就是一種,大夥在聯合行動的過程中,大家在相互之間,要怎麼樣才能夠相互配合好,協調好,以及適應好彼此之間的聯係。

這輪比賽的最高境界,講究的就是一種默契。

大夥在這短暫的失敗時間裏,用實踐行動,領悟了趙四掌櫃的那番話的含意。

神大媽在這個時候,皺起眉頭把臉稍微一側後,對著後麵七人沉聲說道:

“從現在開始,你們跟著老身的指令做動作,你們每做完一個動作靜止不動後,就要按照這個指令,大聲的告訴下一人。

直至最後一人,也做完這個動作時,並且大聲的回答一聲“完畢”之後,老身再帶著你們,接著做下一個動作。

另外,你們的左腳在探到木樁以後,跟你們前一個人的右腳,必須緊緊的挨在一起時,方才可以對下一人,下達行動的口令。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保障你們能夠找對木樁,以及腳掌能夠踩在木樁的中心位置。

因為你們兩個人的腳,都能在同一時間,緊挨著站在同一顆木樁上,這就說明了,你們倆都是比較安全的,踩在木樁的中心位置了。”

隨即,神大媽叫大夥做好準備後,她用走“禹步”的方式,警惕的探出左腳後,側著身子踩到了一顆木樁上。

緊接著,神大媽用蹲馬步的姿勢,將身子站穩後,立即結合她所完成的這一係列動作,對她身後那人,果斷的下出了口令:“轉。”

神大媽身後的趙大奶,從這個“轉”字中,領會到此動作的要領時,立即小心翼翼地,將左腿轉了一圈找到木樁後,連忙將自己的左腳,跟神大媽的右腳,緊緊的挨在了一塊。

隨即,趙大奶又將“轉”這個口令,通知給了他身後的海大富。

海大富收到此口令照做以後,又將該口令下達給了陳天輸。

陳天輸做完這一係列的動作後,再把此口令,清晰傳達給了下一人,然後如此這般的,以此類推之後,最後一個輪到了我。

因為我的排列位置,處於八人中的末尾,於是我認真的做完,這一係列動作之後,對著前方大喝了一聲:“完畢。”

這時,神大媽在收到了我的回應之後,又如履薄冰的,開始了下一個動作。

這每一個走樁的動作,神大媽都用“禹步”裏的,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字,來指揮著我們完成。

這幾個相對應的字分別是:轉、點、沉、挪、解、帶、進。這七個字,也是走“禹步”的七字秘訣。

而這七字秘訣,被神大媽運用在這梅花樁時,居然也走出了“北鬥樁法”的精髓所在。

隻不過這“七字秘訣”,說起來簡單,而真正走動起來,卻讓大夥緊張得一環扣著一環,必須得小心謹慎才行。

我們再回到當時,大夥走那梅花樁時的場景。

隻見大夥在梅花樁上,蒙著眼睛在神大媽的指揮之下,走到“沉”字的這個時候,彼此之間的行動,均已配合得非常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