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這群社會青年,對我靠得越來越近時,我的心裏說不慌張,那純粹是扯淡。
俗話說得好:老有老臉,小有小臉,雞有雞路,鴨有鴨路。
盡管我知道嘉璐女士一旦出手,就可以將這群社會青年,給輕鬆降服了,但我還是不願意在兩位美女,以及眾位江湖好漢麵前,丟了自己的麵子。
要知道,我可是這“十大高手”,第一輪選拔賽裏,“才藝表演”的第一名呢。
所以我在急中生智的情況下,突然想起了83版的《射雕英雄傳》裏,黃日華主演的郭靖,每次發出絕招“降龍十八掌”時,郭大俠站在龍嘴裏的,那些比劃招式。
其實,降龍十八掌是金庸大師,在寫武俠小說中,所創作出來的武功,它的招式名稱取自於《周易》。
據說83版的《射雕英雄傳》,當年在熱播之時的社會反響極為強烈,該劇的播出後,當年在整個東南亞及華人圈內,達到了盛況空前的收視率。
而且,它的播出還造成了,人們對大陸武俠文化的追捧熱潮,以及學唱粵語歌曲的流行。
我是讀小學的時候,在家裏的錄像機上,看完的《射雕英雄傳》。我看完此劇的時候直呼過癮,甚至達到了百看不厭的感覺,因此,我對黃日華主演的郭靖站在龍嘴裏,打出那“降龍十八掌”的一招一式,印象頗深。
因為嘉璐女士在此時此刻,並無半點要出手的意思,她居然跟牡丹兒,手挽手的站在一邊後,饒有興致的,等待著我的“精彩出醜”,而牡丹兒此時看我的神情,則是一副幸災樂禍相。
不過我還沒有來得及重溫小時候,這“降龍十八掌”的精彩招式時,這群社會青年就欲對我大打出手了,所以我隻有在貓吃酸菜不奈何的情況下,將身子往後一躍的同時,學了幾句功夫巨星李小龍,每次出招式的喊叫聲。
隨即,我假裝瀟灑的擺出了,香港電影《黃飛鴻》裏麵的招牌動作“白鶴亮翅”之後,便一臉酷斃的緊皺著眉頭,保持住靜止不動的姿勢了。
這時,除了捂住肚子暗笑不止的神大媽,以及滿臉幸災樂禍的趙四掌櫃和牡丹兒外,其餘的眾位江湖好漢,紛紛圍觀在人群裏,對我由衷的大聲讚道:
“張少俠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主席他老人家當年是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而你卻是才出詠春拳,又打虎鶴拳,你對這兩樣上乘功夫的融合,竟然運用得如此爐火純青,哥哥們對你的手段由衷佩服。”
我聽到眾位江湖好漢對我的“由衷讚美”後,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有一種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鬱悶。
因為我的想法是,我隨便糊弄完了這幾個動作之後,總該會有個別好漢,前來幫我收拾殘局吧。
沒想到,它們不但不前來上來解圍,反而在一片喝彩之後,將我給趕鴨子上架後,架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哎,我此時此刻的尷尬處境,是不是又是黃泥巴揉在褲管裏,不是翔也是翔了?
不過那幾位社會青年,看到我這種“一代宗師”的武學陣式,以及大夥紛紛稱呼我為“張少俠”時,再對我刻意的“拍馬溜須”後,立即驚嚇的神色大變。
原來,那個在剛才差點掉入到,護城河裏的黃毛小子,還是那群社會青年的小頭目呢。
黃毛小子見此情形後,方才在心裏叫苦不迭的反應過來:
“搞半天這個古惑仔,竟然有著如此高深莫測的身手,難怪他敢獨自一人,大搖大擺的走出來英雄救美。
看來老人所說的久走黑路必遇鬼,還真是這個道理。咱們哥幾個今天是不是,假李鬼遇上了真李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