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靈之美

——代序

陳長吟“向往邊疆”,“向往自然”,並且“總在路上”不停地尋覓,“經常是一副行者的模樣”,於是,就寫了不少散文。結集出版的有:《山夢水夢》、《山韻水韻》、《山親水親》、《這方樂土》、《那片裸土》、《行色匆匆》等多部。他善於以細致入微的筆墨,描繪山情水韻的麵貌,顯示大自然的內在本色和美學品格。他不重複他人的古老話題或訴說某種哲學理念。但貫注了自己對山水自然和家鄉風土的摯愛之情,因而,作品洋溢著一種源於生命直覺的鮮活體驗。語言清麗純淨,像被漢江之水過濾似的,有一種飄逸空靈、如詩如歌的美感。

他描寫漢江兩岸的吊腳樓,幾百間齊整地排列著,“姑娘媳婦們身倚欄杆做著手工,宛若那彩衣花裙升飄在半空中的仙女。有一條白亮的石板路,從江邊一階一階鋪上鎮街去,真似細軟綿長的雲梯。”(《吊腳樓》);他在《夜泊》、《水孕》、《水路》、《蓮花石》等篇中,描寫小船在漢江上箭一般行駛,兩岸有一排排的吊腳樓,或者一座座小村如一塊塊翡翠般懸在山中。盡管時有險灘激流,但船工憑著一隻船、一根篙就可以“闖天下”。夜泊時那醉人的情歌,還有那充滿野氣的愛情。這使人想起沈從文的《湘行散記》,但又分明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如《石梯渡》中那個深山小村,絕大多數人“隻認得扁擔而不認得‘一’字”,忽然有個青年考上了大學,“全村人傾家出動”,為他送行的人“從江邊到山腰,書寫山裏人生命的新篇章”。

陳長吟描寫海南、雲南、西北等地的遊記也各具特色。尤其是西域之行的係列散文,將大西北奇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曆史文化和神奇的故事傳說融合起來,作品富有生活情趣和思想意蘊,比之他描寫陝南山水係列的作品,表現了別一種豪雄之氣。

摘自《中國當代散文史》(張振金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