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的老牆
人這一輩子,要想做成點事兒,守心是非常重要的。
身之漂蕩,可以停靠;心之漂散,難以歸位。
靜其心,凝其誌,聚其神,集之力,是做事情的根本。
1
我曾在西安市區搬過七八次家。
那時,剛從陝南遷入古長安,單位沒有宿舍樓,我就住在簡陋的辦公室裏。後來,老婆孩子都來了,10多平方米的小小的辦公室中有我工作的案頭,有全家就寢的床鋪;有老婆的化妝盒,有孩子的文具課本;是會客的場所,也是做飯的廚房……堅持了一段時間,覺得各項事情都受到影響,尤其是孩子的安心學習不能保證,就在附近的蓮湖巷內租了一間房,將床鋪灶具挪過去。老婆在城南上班以後,便開始在她們單位周邊租房,出於各種原因,都住得時間不長,少則數月,長則一年多,就得挪窩搬家。先後住過五味什字,住過五星街,住過保吉巷小區……不敢添置家具,不敢布置環境,連我的書,都用塑料繩子紮成捆放著(書如果有神經,早喊疼了),目的是隨時準備搬家。多年的租房錢加起來,都快能買一處新房子了。
終於,我們在朱雀門內有了一套屬於自已的寓所,它緊靠南城牆,位居市中心但又不喧囂,可謂鬧中取靜。
那些年,工作環境也有些不如人意,便想去外地闖蕩,我聯係過蘭州軍區,聯係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係過雲南出版單位,但最終都末成行,可能這也是天意。
住到南城牆下來,我的浮躁慢慢消退了,竟逐漸喜歡起這座古城來。
這與古老高大的城牆有關。
西安現存的古城牆建於明代,它的周長有13、7公裏,環護著整個城池。城牆的建築係防禦戰爭的需要,是市民人身安全的守衛,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市民心理的守衛。因為有了高大的城牆在,就有了靠依,人心則不會慌亂,則能鎮定地應對各種災難,從而取得最大的勝利。
2
這城牆呈梯形結構,上寬12~14米,下寬16~18米,有3層樓那麼高,在過去可以抵抗人為的爭戰,抵抗洪水的襲擊,抵抗8級以上的地震。
牆的外圍用厚重的大青磚層疊砌起,中心為夯土築就。據說是用糯米水,攪和著白土一寸一寸築起來的,用尖利的長矛也紮不進去,絕不是豆腐渣工程。
城牆上能夠行車,能夠開展馬拉鬆長跑運動,能夠布置各種演出和大型展覽,是多功能的立體形象。
前一時紋川大地震,西安有強烈地震感,有人就提議大家不必遠跑,就睡在城牆上,肯定不會有事。
在災難麵前,人們又一次想到了身邊的城牆。
凡是外地的朋友來,我首先推薦的景點就是城牆。因為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不可重複的。那古長安遺存的雄風,隻有登上城牆、尤其是在暮色蒼茫中觀望渾厚的城牆才能充分感受到。
3
城牆跟是市民的樂園。
每天清晨,環城公園的樹林中到處都是鍛煉身體的人,有的打拳,有的舞劍,有的跳繩,有的扭秧歌……
每天傍晚,由許多群眾自發組成的秦腔樂班開始演出,在鑼鼓、二胡、笛子的伴奏下,男女角兒輪流出場,雖然周圍隻有幾下零星的掌聲,但靈魂有時就需要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來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