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哲理思辨(2)(1 / 3)

571.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盡心下》

譯文:古時賢明的人自己先明白了,才能使別人明白;現在的人自己糊裏糊塗,卻想要別人明白。

解析:孟子此言主要是對當時一些昏庸的君主有感而發,是有針對性的。但是今天讀來,卻能從中悟出一個帶有普遍性的道理,即必須自己先懂,才有資格去說服、教育別人。這個道理對於從政者、教育者尤為重要。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激發自己掌握知識的自覺性和刻苦性。決不能做一個自己懵懂,卻要求受教育者明白的昏庸之人。

572.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孟子·離婁上》

譯文:一個人胸懷坦蕩純淨,他的眼睛就明亮;一個人心術不正,他的眼睛就昏暗。

解詞:眸(móu)子:瞳人。泛指眼睛。瞭:眼珠明亮。眊(mào):昏暗。

解析:孟子的這段話是講眼睛,按現在的用語,就是在於說明“眼睛是心靈之窗”。這是十分準確的。確實,善惡邪正、喜怒哀樂,無不真實地從眼睛裏表達出來。

眼睛是透明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眼神比語言可靠得多,語言可有偽,但眼神不會。

57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譯文:不用圓規和直尺,就不能畫成方形和圓形來。

解詞:規:圓規,畫圓的工具。矩:曲尺。畫方的工具。

解析:孟子此言是以“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作比,即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就如同木工所使用的規、矩,以說明並強調治國必須以仁政為指針的主張。除了適用於治國必須具有正確的指導方針以外,也適用於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麵,如辦公、理事、工程、會議、乃至競賽、遊戲等所製定的方針、規定、原則、條例、計劃等。總之,凡行事,就必須有嚴格的規範和要求,不可草率從事。

574.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

譯文: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那些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怎麼樣呢?

解詞:或:有的人。

解析:孟子這段話的“百步”和“五十步”是指作戰時,戰敗的士兵逃跑的步數的不同。問題的所在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戰敗之後,逃跑了一百步,和逃跑了五十步,雖然多少不同,但都是在逃,實質是相同的。可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卻在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這種人的錯誤是悖理而不自知到了荒謬的地步——和別人犯著同樣的錯誤,但卻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而毫不知自責。

57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心的功能是用來思考的,思考了就會有所收獲,不思考就不會有所得。

解詞:官:功能。

解析:孟子認為人的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這顯示了哲學家的卓見。的確,人為萬物之靈,主要在於能夠思考。思考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思想、觀念、信仰、追求形成的基礎。一個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人,思維敏銳,識別分辨能力強,形成完整而明確的理念成熟而快捷。在這個基礎上,事業發展所需要的觀念、策略、規劃、部署等,就會應運而生,且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反之,不善於思考,或懶於思考的人,必然會頭腦遲鈍、囿於舊知、思想落伍。

充分挖掘思維潛力,把思考能力發揮到極致,定會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優秀人才。

576.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

譯文:稱一稱,就能知道輕與重;量一量,就能知道長和短。

解詞:權:測定重量。度:計算長短。

解析:孟子是用測定重量和計算長短為比喻,說明凡事在做與不做之前,一定要權衡利弊得失,再做出決斷。不可盲目或草率行事。這是一種務實和科學的態度。社會是複雜的,事物也常常呈現多元化狀態。所以,對事對人的認識和判斷,必須要以務實和科學的態度,加以全麵分析和權衡。凡是利大於弊的事,就可以決定去做,並在實踐中,努力加大其中的利,減小其中的弊。這樣,事情就有把握做好。凡是弊大於利的,就堅決不做。與人共事或合作,也要如此。凡其長處突出的,尤其是品質良好的,就應與其修好。凡是短處居多的,尤其是不講信用,見利忘義的,就堅決不與其合作共事。

577.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老子·道經》

譯文:聖人之所以成為眾人中最偉大的人,是因為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所以,他實際上是偉大的。

解析:這段名言充滿著辯證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追求高尚、完美是聖人的主張和本願,所以,其典範表現,完全是自覺行為,毫無炫耀、誇示之意,也必然從不自以為大。二是:正因為追求高品格是聖人的自覺行為,所以,事實上聖人就自然成為了普通人中最完美的典範。

像聖人一樣,自覺、不懈地追求真善美,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應是努力方向。

578.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道經》

譯文:因此聖人用順應自然的觀點來對待世事,用無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解詞: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幹涉,不予管束。不言:無言,不誇誇其談,不發號施令。

解析:此段用“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兩句極其簡練的語言,概括了聖人行事和施教的原則。聖人行事的原則是“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是指要依照自然規律,自覺去做。而不是強行管束,幹涉,迫使人勉強去做。聖人的施教原則是“不言”。“不言”不是不施行教育,而是以身教和榜樣的力量去感化、影響受教育者,而不是誇誇其談、發號施令,去施壓、強迫受教育者接受。

老子有關聖人行事和施教的觀點、原則,是在由他所主張的道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幾千年來,始終產生著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至今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579.大成若缺。——《老子·德經》

譯文:最完美的(人和事物)看起來也好像存有缺陷。

解詞:若:好像。缺:缺陷。

解析:這個由短短的四個字組成的短句,極有見地地表現了老子的辯證觀念——最完美、最出色的事物和人,也有缺陷。這就是說,世上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和事物。如此看待人和事物,可激發出強烈而持久的進取心。尤其是對待自身,更具激勵性。不完美就是有差距、有缺憾、有不足。這其中就蘊涵著不斷追求、不斷完善的強烈意念。由此人就會不斷求新、求變、求高,從而始終能保持著積極的人生態度。再者,人如果能使不完美成為自己的自覺認識,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甚或苦難時,就會有力量麵對現實,從容、冷靜地接受和對待。在這個過程中,人也會修煉得豁達、開朗。

在不完美中奮進,在不完美中灑脫。

580.大方無隅。——《老子·德經》

譯文:最方正的反而沒有棱角了。

解析:此句和上句“大成若缺”有共同的特點。言簡意賅深含辯證理念。“大方”是表示一件器物方方正正,中規中矩。這固然好,但是如果過於方正了,就反倒由於失去棱角,從而沒有特點了。由此,也就無形中成了一種限製。此意用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上,是最貼切不過的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為他們定下了種種要求、規定,設下了種種限製。這在一般情況下,當然是需要的。但如果過於規範、嚴求,且不容變通,不留一定的空間,這就會成為一種限製和束縛,從而壓抑了他們的靈性、潛能和創意的自由發揮,或助長了他們的惰性、自閉和依賴性的滋長。這種情況的存在,實際上就形成了教育的負麵性。

方方正正是需要的,棱角也是需要的。如果把握得當,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融通的。

581.大器晚成。——《老子·德經》

譯文:貴重、龐大的器物遲遲才能製成。

解析:老子認為龐大貴重的器物,應當精工製作、精心雕琢,用真功夫對待。這就需要花費較多時日,方能完成。因此,“大器”必然“晚成”。此句所要強調的是“精”,並不怕“晚”。

此句用來比喻人的成才,也是強調出色的人才必須要經過長期的磨煉、鑽研、實踐,才能造就出來。這個功夫是要付出的,也是值得的。經過了長期的廣泛流傳,“大器晚成”已演變為常用的成語。在運用中,此成語又派生了一個意義,即:由於諸多錯綜複雜的原因,一些懷有遠大抱負、誌向的年輕人,被種種客觀條件所限製和壓製,才幹不得發揮,但自身始終自強不息,艱苦拚搏,在年齡較大之時才得脫穎而出。對於這種“大器晚成”的人才,更應充分肯定,而且應倍加珍愛。

582.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老子·德經》

譯文:災禍是幸福的倚身之處。幸福是災禍的藏身之處。

解析:這段名言十分典型地顯示了老子的辯證觀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依存、轉化的。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人生也是如此。得與失,常常相互轉換,彼此消長。有得有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失而複得,得而複失,得此失彼,得彼失此等,不一而足。但是,這種轉換,不是聽其自然,隨波逐流的,而是可以由人去主動掌控的。或者說,主觀能動性,可以使事物的轉換穩定地按照良性循環進行。例如禍福之間的轉換,如果經商得當,獲得盈利之後,繼續堅持質量第一,誠信服務,把握良機,全力經營。不僅不會虧損,反而能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如果剛剛有所成效就忘乎所以,進而采取種種不良手段,以期獲得暴利,就必敗無疑。

掌握事物的轉化的主動權的人是充滿智慧的人。

583.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德經》

譯文:上天織成的網寬大無邊,網眼稀疏卻不會漏失任何東西。

解詞:恢恢:廣闊、寬大。

解析:老子的大道觀念蘊涵著鮮明的唯物因素。“天網恢恢”就是表明自然規律的運行猶如織就了廣闊、寬大的天網一般,涵蓋著無邊的宇宙。人類必須順應自然規律行事,不得違反。一旦違反大道,必會受到應得的懲治,無一例外。此名言沿用至今,已演變成了成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側重用來威懾犯罪分子,警告他們,一旦違法,必當嚴懲,無一漏網。

584.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德經》

譯文: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處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從細微處做起。

解析:“難與易”、“大與小”構成了一對辯證關係。難和易相比,看起來好像應當看重難;大和小相比,看起來好像應當看重大。但是,難事是從容易的事開始一點點攻破的;大事是從小事一點點積累成的。因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的過程。其間,可發生由量到質的變化。如果把握不住這種規律,輕“易”輕“小”,就會一事無成。所以,胸懷雄心壯誌,一心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須“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踏踏實實、埋頭苦幹、堅持不懈。

鏈接:2009年11月12日,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全國機關事務工作協會會員代表時強調:無論機關多大,職位多高,各級機關工作人員都要把自己當做人民的服務員,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在為人民服務時,要做到事無巨細。他還引用老子的話“難事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勉勵廣大工作人員要任勞任怨,當好人民的“後勤部長”。

585.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猷難之,故終於無難。——《老子·德經》

譯文:把事情想得太容易,必定困難更多。所以聖人總是把困難想得多一些,因此,他就不會有什麼困難了。

解詞:猷(yóu):謀劃。可引申為多多謀慮。

解析:這是表現老子的辯證思想的又一段名言。把事情想得太容易,困難就多;把困難設想得多,反而容易辦成事。難和易這樣的相互轉化,關鍵在於充足的思想準備。做事之前,把各種情況都設想得複雜一些,困難一些,這樣,應對方法也就會想出很多,勇氣、信心也必然倍增。以這樣的精神狀態麵對所要完成的任務和使命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必然都會一一迎刃而解。反之,把什麼都想得萬般容易,既無精神準備,又無應對方法,其結果必然是一敗塗地。

本句所體現的辯證觀念和現今的量變質變、對立統一的哲學觀念一脈相承。在做事的過程中,多運用些辯證法,定會大有裨益。

586.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莊子·齊物論》

譯文:一切事物本來都有它對的地方,一切事物本來都有它適宜的地方。沒有什麼事物不對,沒有什麼事物不可。

解析:莊子對客觀存在的各種事物的認識是精辟的。他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身都蘊涵著積極因素和可以肯定之處。這是事物的本質所在。對此,應有透徹的認識。隻有這樣,才能引起我們深入探求事物的規律性,找準其內在所具有的可利用的優質和潛在的巨大能量,並可大大激發創造發明、推動社會科學發展的熱情和自信。

在任何時期,任何環境下,都要堅信任何事物的積極因素和可取之處都是本質存在,其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和財富,正在等待著我們去充分發掘和開發。

587.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

譯文:從自然的常理來看,世間萬物沒有貴賤之分。

解析:莊子以客觀事物從來都是相對存在的觀念引發,得出了“物無貴賤”的結論,這很有啟示意義。可引導我們以求實的態度分析、認識事物,積極、充分地利用各種事物所具有的優良因素,使之為人類服務。對待世界上所存有的一切物質,都應十分珍惜。對通常所公認的寶藏,如石油、煤炭、礦物質等,固然應積極開發、利用,即使是被人們視之為廢物,如被丟棄的垃圾、雜物等,也應充分利用,使之變廢為寶。

由對“物無貴賤”的認識,推及到對人,更可認為“人無貴賤”。人的主觀能動性很強,隻要充分發揮,必可在創造物質財富方麵,起到積極作用。

588.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莊子·知北遊》

譯文:腐臭的東西可轉化為神奇的東西;神奇的東西也可轉化為腐臭的東西。

解析:不同的事物雖然各有不同的屬性,但其間又有可以相互轉化的因素。莊子的這段話就是為了闡明這個哲學原理。應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這種轉化,即要把不利的、消極的、陳舊的因素,通過主觀能動性使之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嶄新的因素。促成這種積極轉化的過程是十分艱苦的,但是,大業在胸、誓攀高峰的有誌之士,必能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

此句已演變為成語“化腐朽為神奇”,被廣泛運用。

589.安危相易,禍福相生。——《莊子·則陽》

譯文:安全和危難可以相互轉換,災禍和幸福可以相互促生。

解詞:易:變換。

解析:此句充滿著辯證觀念。社會上的事物,都各有其自身特點,但也都可以轉換。“安危相易,禍福相生”就是表示人和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轉換和變化。重要的是,充分認識事物之間的轉化規律,以積極的態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力爭實現良性循環。也就是說,首先要立足於促使“危”和“禍”的轉化,努力使其變為“安”和“福”。與此同時,還要力爭“安”和“福”的穩定和長效。如:煤礦出現了透水事故,就應當八方動員、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搶救,使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事後要認真、深刻、全麵地總結教訓,以徹底杜絕事故的再度發生。而在長期穩定、安全的局麵下,就應始終百倍警惕,嚴加防範負麵因素的滋生。這樣的良性循環,就可促使事物的興旺、蓬勃發展。

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促使事物發展的良性循環。

鏈接:2003年4月29日,中國—東盟領導人關於“非典”問題特別會議在泰國首都曼穀舉行。溫家寶總理在會上發表了講話,在講話的最後呼籲道:“中國有句古語:‘安危相易,禍福相生’。偉大的亞洲人民有著逆境自強的優良傳統。中國與東盟國家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我相信,隻要我們同心攜手,共赴時艱,就一定能夠戰勝非典性肺炎,轉危為安,迎來亞洲特別是本地區更大的繁榮和發展。”溫總理在此引用莊子的話是為了表明戰勝“非典”時期的各種困難的堅定決心,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590.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出來的,但卻比藍草的顏色更深。

解詞:青:即靛青。一種藍色顏料。藍:蓼藍。染藍色的草本植物。

解析:這是荀子的一段流傳廣泛的名言,含著貼切而意味深長的比喻義。意在說明通過學習、教育和實踐,人的學識、能力的提高是無限的,進而鼓勵在學者應高瞻遠矚、胸懷大誌。在師長的指導下,刻苦努力、學無止境。此外,在師長傳授下獲得知識,具有了相當的基礎和各種能力的前提下,廣泛汲取各種知識,不斷提升求知的高度和獨創精神,從而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

如果能堅持不懈地刻苦攻讀,有所突破和創新,就能夠超過師長。這句話已形成成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願青年人都能具有“青於藍”的願望和誌氣!

591.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荀子·非相》

譯文:觀察人的外表,不如品評他的思想,品評他的思想,不如考察他的行為。

解詞:相形:原意是指從人的骨相(指骨骼、相貌)預卜人的吉凶禍福。現可解釋為觀察人的外貌。擇術:選擇、考察行為。

解析:荀子的這句話所論及的是如何了解、觀察、評論一個人的品性。其鮮明的觀念,在古人中是個科學性的大突破,十分難能可貴。古人由於受時代的局限,缺乏科學知識,無法正確地解釋人的精神表現,隻能把人的善惡吉凶歸之於骨相。而荀子卻唯物地確認人的善惡品性不取決於相貌,而決定於思想,更決定於行為,從而把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區別開來,強調人如果要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賢者,必須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更要付諸行動,行善除惡、為民造福。

荀子這種重思想、更重實踐的觀念,對現代人仍富有深刻的啟示作用。

592.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荀子·修身》

譯文: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是明智的;否定正確的,肯定錯誤的,是愚蠢的。

解詞:是是:前一個“是”是動詞,是肯定的意思。後一個“是”是名詞,意為正確的事情。非非:前一個“非”是動詞,是否定的意思。後一個“非”是名詞,意為錯誤的事情。後一句的“非是”和“是非”的用法和前句相同。知:同“智”。

解析:此句的要義是要告誡人們必須依據客觀現實,提高自己的認識和分辨能力,明辨是非,充分肯定正確言行,堅決地否定各種錯誤言行。決不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做一個正直、明智的正派人。這個告誡對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是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個人遇事遇人分不清是非曲直,則會處處碰壁,一事無成。

明辨是非能力的提高,還需要以道德品質的修養作為堅實的基礎。

593.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

譯文:加強農桑生產而節製費用,上天也不能使其貧困;供養充足而行動適時,上天也不能使其遭受損害;遵循道義而堅定不移,上天也不能嫁禍於人。

解詞:本:根本。句中可指農桑生產。病:禍害、損害。

解析:這段名言高屋建瓴地說明一個深邃的哲理——人定勝天。在古代,由於對自然規律認識的局限性所致,人們一般都認為命運是由上天所掌握、所決定的。而荀子卻異常清醒而深刻地指出,隻要能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強本而節用”、“養備而動時”、“循道而不貳”就必然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避免貧困、疾病和災害,過富足、安定的好日子。

句句閃耀著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智慧,這不能不令後人著實地折服。

594.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管子·牧民》

譯文: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東西。

解析:此句表述了一個十分樸素而含義深邃的道理,即求實而不虛妄。經過努力可以做成的事,應盡力去做;經過努力,因受主客觀條件的限製,而不可做成的事,就不去做。這就是求實,就是“不為不可成”。實事求是是成功必備的態度。不可得到的,大多是屬於超越個人所應得到的、涉及名譽,物質享受等方麵的東西。如果受欲望所驅動,一味地去追求,其後果隻能是徒勞而深受其害,這就是一種帶有私利的虛妄。為此,就應當“不求不可得”。

一個人應在生活實踐中練就“不為不可成”和“不求不可得”的素養。

595.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管子·形勢》

譯文:對當今的情況有疑問的人可以考察曆史,對未來不知曉的人可察看以往。

解析:此句所要表明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即以史為鑒。曆史是一部百科全書,其中包含著數千年以來的史實,如朝代的更迭和興亡、經驗和教訓;社會發展和生產實踐的積累;科學的產生及進步。曆史是現實的過去,其中展現了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漫長過程和普遍規律,充滿著人類卓越的智慧和豐富的知識。所以,必須學習曆史,以史為鑒,從曆史寶庫中尋找真知灼見和豐富經驗,用來認識今天,指導現實。

要牢記先哲“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的諄諄告誡。

596.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譯文:糧倉裏的糧食充足了,大眾就知道講禮節了;百姓們豐衣足食了,就知道什麼是光榮與恥辱了。

解詞:倉廩:糧倉。

解析:管子的這段名言,闡明了物質和精神之間的關係,特別強調了物質的基礎作用。唯物史觀認為,物質是社會存在的本質屬性,物質是第一性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衣食是人的第一需要,這一需要如不能滿足,其他任何要求都無法達到。所以,國家的興盛,必須首先從發展生產,豐富物質財富做起。為此,發展經濟應是一個國家所不可動搖的國策,國強民富應是執政者不懈追求的目標。當然,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與社會意識的形成和完善,也是決不可忽略的。在大力發展物質生產的同時,也應極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還可以對物質存在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597.不能兆其端者,災及之。——《管子·侈靡》

譯文:不能察覺發生問題之前所顯現出來的兆頭,災禍就要降臨了。

解詞:端:端倪。問題就要發生前的兆頭。

解析:管子這句話在於提醒擔綱重任者,必須頭腦清醒,深謀遠慮,尤其要有充分的預見性。對於各種有利或不利的諸種因素、相應的環境等,都要心中有數。特別是對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必須防患於未然。如果等到已露失敗的端倪,尚不知曉,則災禍必降,必敗無疑。這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告誡。

598.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管子·內業》

譯文:一顆完整的心在身體當中,是不可以隱藏的。

解析:文中的“心”,指的是思想、觀念等。管子的“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其意在於說明人的內在意念必會外露,不可藏匿。一個人有何種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必定會在其行動、言語、精神麵貌上表現出來。如積極進取、全力為事業拚搏者,必然會表現出煥發、振奮的精神麵貌來;胸無鬥誌、無所作為者,必會表現出一副渾渾噩噩的頹廢模樣來。甚至一個人的麵容、表情、眼神等都可以顯露出一個人的思想內涵來。

一個人始終使自己能保持健康、高尚的精神內涵和外在良好的形象,表裏一致,內外和諧,就應當常常體味管子的“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的含義。

599.召遠在修近,避禍在除怨。——《管子·版法》

譯文:要招納遠方的人就要搞好與近鄰的關係;要避免災禍,必須消除怨氣。

解詞:召:招納。修:整治。

解析:此句充分顯示了智者的遠見卓識,其意是為了給執政者提出治國方略。“召遠在修近”,意為一個國家如要強大,必須建立起親和的對外關係。而對外交好,應由近到遠,逐步發展。功夫要首先用於近鄰。近鄰接觸廣泛,利害相連,休戚相關,如能處理得當,和睦共處,就能結成堅實的聯盟,形成強大的力量。在這個基礎上,再和遠邦修好,因為具有了優勢,就不困難了。句中的“近”,今天讀來,也可引申為“內”。即把國內治理好,使之國富民強,這就為“召遠”創造有利的條件。“避禍在除怨”道出了積怨的危害性。有怨就有恨,有恨就有反叛性。怨恨不消則必生災禍。因此,當政者必須為民造福,必須順應民意,得到廣大民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樣就可國泰民安。

鏈接: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溫家寶總理在回答日本NHK電視台記者就中日關係前景的提問時說:“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國有一句古話‘召遠在修近,避禍在除怨’,這是管子的話。在中日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就消除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問題達成了共識,這就促成了安倍首相去年十月訪問中國。中日兩國發展合作關係,世代友好,符合曆史潮流,符合人民願望。”溫總理在此處引用管子的話,表明了他對中日兩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充滿信心。

600.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內篇》

譯文:橘子生在淮南,就結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長成了枳。

解詞:枳(zhǐ):落葉灌木。花白色,漿果球形,黃綠色,味酸苦。也稱枸(gōu)橘。

解析:此名句流傳廣泛,它以比喻的形式,借橘子在不同的地方生長,會結出不同味道的果實的情況,形象地說明客觀環境的重要作用。固然,人的成長和事物的發展,主要應依賴自身,但外界條件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略,而且,在特定的情況下,客觀條件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對此應有足夠的認識。在實踐中,一定要運用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有利的客觀條件,極力克服客觀條件的不利因素,以加速人的成長和事物的發展,從而取得最佳效果。

601.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孫子兵法·地形篇》

譯文: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就會勝而不敗;把握天時地利,就能取得不斷的勝利。

解詞:殆:失敗、危險。

解析:此名句廣泛流傳,其要義在於一個“知”字。無論作戰或者做事,如果情況不明,心中無數,不善於利用客觀條件,必然歸於失敗。因為戰術、策略的製定,政策、計劃的確立,必須要有準確的依據,否則就會或陷於盲目,或產生錯誤。而準確的依據,隻能來之於客觀現實。而認識客觀現實,就必須深入了解,細致觀察,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實際狀況,從而做到真正意義的“知”。

“知”和把握客觀有利條件,是取得勝利和成績的必然保障。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602.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在敵人沒有準備的時候進攻,在敵人不曾預料到的地方出擊,這是軍隊指揮者製勝的好方法。

解析:“無備”、“不意”實質上就是各種弱點。軍事上,指揮者要善於抓住敵人的無戒備、無預料等弱點,克敵製勝。而在事業方麵的開拓、發展上,或要完成某些艱巨任務時,也要善於突破薄弱環節,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爭取成功。

凡是具有對立麵的情況下,都要敏銳地發現並克製對方的弱點,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603.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孫子兵法·九地篇》

譯文:將軍隊置於無法逃亡的地方,然後才能生存;使軍隊陷入絕望的境地才能獲得活路。

解析:“亡地”和“死地”都是指沒有了退路的危險境地。人處在這種絕望的境地時,反而能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一股超乎尋常的誌氣和勇氣,使之生發出破釜沉舟般巨大而銳不可當的力量,絕處逢生。沒有了退路,就逼出了生路。人的精神世界內原本就有這種素質,關鍵在於調動和激發。所以,一個具有智慧的指揮者或領路人,就應具有這種在處於危險境地時,善於激起屬下心中特有力量的魄力。

此名句後來演變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成語。

604.見出已知入,觀往已知來。——《列子·說符》

譯文:看見出去的,就能知道將要進來的;觀察過去的,就能知道未來的。

解析:事物內部,從來都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且,相關的事物之間,緊密相連,其間存在共性。“見出已知入”意謂出去的人和準備進來的人之間,必有相通之處,或者完全誌同道合,故而可以同進、同出一門。“觀往已知今”意謂從過去的曆史軌跡中,能摸索出未來新的發展道路。

能夠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其間的緊密聯係與共性,對做好自己的事,大有裨益。

605.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隨。——《鬼穀子·捭闔第一》

譯文:如果要分析問題,關鍵在於周詳,如果要綜合歸納問題,關鍵在於嚴密。周詳嚴密的關鍵在於精深而與道相隨。

解詞:捭闔(bǎihé):開合。意為運用某些計策和手段,使雙方聯合或分化。含此義的成語有“縱橫捭闔”。

解析:《鬼穀子》是一部充滿著謀略和智慧的名著。“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十分鮮明地體現了此書的特點。文中首先提出了“捭”和“闔”,這是兩種不同的克敵製勝的計策。然後,再提出運用這兩種計策必須具有的智慧,即“捭”要貴於周詳,“闔”要貴於嚴密。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指出,“周密之貴”在於“微而與道相隨”。“微”意在“周密”之上,再進一步精深嚴密。最後提高到“道”上,則是理性的升華。

讀此名句,在於有助於謀略的深化和智慧的提升。

606.雖非其事,見微知類。——《鬼穀子·反應篇》

譯文:(從表麵上看)雖然所表現的現象,不是同一類的事,但是細微觀察,在實質上,卻是一類的。

解析:此句要點在於指出在複雜紛紜的社會事物中,要善於從表麵看似不同的現象上,通過細微而透辟的觀察、分析,認識到其相同的實質來。這種剖析和推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就能在複雜的環境和事物中“見微知類”,就可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可能的變化,從而便因勢利導,製定有效措施,取得成功。

607.欲高反下;欲取反與。——《鬼穀子·反應篇》

譯文:想要攀高,反而往下走;想要得到,反而要給予。

解析:“欲高反下,欲取反與”看似矛盾,與本意相反,但透過現象看實質,“下”正是為了“高”——向更高處攀登;“與”正是為了“取”——取得更多更好。這正是如“欲擒故縱”般的策略和智謀。具有這種策略和智謀難度很大,需要把握現實狀況極其清楚和準確;需得迂回式思考並善於有針對性的對比和選擇;需得有預見性、前瞻性和決斷性。但是,凡想成大事業者,必須具有此種高層次的策略和智謀。

隻要自信並重視實踐,這種能力是可以學到的。

60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

譯文: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做好充分準備。有了準備就能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

解詞:豫:有準備,現作“預”。立:成功。廢:失敗。

解析:此句堪稱至理名言。它強調了凡做事,必須要有充分準備,這是成功的一種保證。準備這一環節,包含著對各種必要的情況的實際調查和了解;對實施方案和計劃的考慮和製訂;對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的分析和取舍,等等,以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了充分準備,再開始行動,其結果必勝無疑。反之,毫無準備,心中無數,盲目行動,其結果必敗無疑。

時時提醒自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609.履霜,堅冰至。——《易經·乾傳·坤》

譯文:踩到了秋天的霜時,預示冬天的冰凍要到了。

解析:這是具有預見性的話。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事先有征兆的。關鍵在於觀察與思考。“霜”,就是“冰”的預兆。也就是說,秋天到了,就要做好嚴冬來臨的各種必要的準備。天氣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這是一種規律。一個有遠見的人,就具有這種敏銳性和預見性。由此,就能夠在事物發展的萌芽狀態,推斷出結果,使自己處於主動的有利地位。

要在實踐中練就這種預見性。

610.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係辭下》

大意: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會想著找到出路以圖改變,發生了變化,就處處通暢,路子通暢了就能長久穩定。

解詞:窮:路走到了頭。

解析:此句的內核是一個“變”字。隻有變,才有轉機,隻有變,才有前途。人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如果依然故我、一成不變,則必然倒下;如果窮則思變,在無路中找出路,堅定不移走下去,就會柳暗花明。“變”中滿含著奮進和期望,滿含著信心和力量。

鏈接:2005年12月6日上午,在法國進行訪問的溫家寶總理應邀前往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發表了題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諧世界”的重要演講。在演講中,溫總理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都是在變革中發展進步的。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周易》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延續發展,雖然在近代曾經一度落後,但又能奮起圖強,大步前進,這不是偶然的。”溫總理引用此話是為了說明文明的發展在於不停地變革,這是內在的動力。

611.事之難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呂氏春秋·首時》

譯文:事情是難辦還是容易辦,不在於大和小,而在於是否能把握好時機。

解析:此句的要義在於“務在知時”,即善於把握好時機。事情能否順利辦好,不在於是大事還是小事,關鍵在於是否把握了時機。時機通常是指外部的各種有利條件,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抓住了有利條件,乘時而動,再大再難的事,也能辦好;抓不住有利時機,一味盲動,再小再容易辦的事,也辦不好。由此可深刻感受到“務在知時”的現實意義。

把握好時機的功夫,在於多實踐、多動腦。

61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譯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

解詞:戶樞:門軸。蠹(dù):蛀蝕。

解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要點在於用比喻手法指出運動的重要性。生命在於運動。一個人的一生從來都離不開運動。首先是身體。如果能經常性地堅持體育鍛煉,則免疫力就可大大增強,這樣,就可抵抗環境的汙染和病菌的侵入,從而身體強健、延年益壽。再者是思想、觀念等,也要在運動中不斷吐故納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朝氣蓬勃,激流勇進,自強不息,永葆青春。

在運動中成長,在運動中康健,在運動中成熟,在運動中前進!

613.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譯文:在軍營中籌劃、製定作戰策略,在千裏之外就可以取得勝利。

解詞:運籌:籌劃、製定。帷幄:軍隊裏用的帳幕。

解析:這是漢高祖劉邦讚揚張良的話。張良確實才能出眾,計謀超群,功勳卓著。讀此名句時,除了感受曆代名將、智士運籌帷幄的超人謀略之外,還可以受到如下的啟發,即:無論承擔何種重任,在實施之前,必須深謀遠慮,充分、細致地製定周密、科學的策略、計劃。隻有如此,才能獲得成功。心中無數,盲目行動,必然失敗。

勤於用腦、增長智慧、善於籌謀,力求有些大將風度。

614.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

譯文:強勁的弓射出的箭,到了末程,連薄薄的魯絹也穿不透;勁風吹力將盡,連輕輕的鴻毛也吹不動。

解詞:魯縞:魯國出產的一種白色生絹,輕而薄。衝風:猛烈的風。漂:通“飄”。

解析:這段話在《韓長孺列傳》裏是談戰術的。韓長孺用“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作喻,力主和敵人匈奴和親,不主張勞師遠征。此句的啟示:無論完成何種任務或使命,應在信心最強、精力最充沛、準備最充分、時機最得當時,全力拚搏,一舉成功。不可在困難重重、信心不足、疲勞困乏、精力不濟,或準備不足、時機不利時,勉強、倉促、草率從事。前者事半功倍,後者則事倍功半,或完全失敗。

615.失之毫厘,差以千裏。——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譯文:開始有毫厘的小差錯,到後來就會造成相去千裏一般的大差錯了。

解詞:毫厘:形容極其細微。

解析:此句是告誡世人不可忽視細小的誤差和缺陷,必須具有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作風。橋梁設計隻要有很小的誤差,就可能造成大橋坍塌的悲劇;一個帶火的香煙頭,隨意扔於地下,就可能釀成漫天的火災。此類事例,常有發生,從而留下一個個慘痛的教訓。所以,無論是事業、工作或個人生活,都不可忽略各種細微的事物或一些萌芽狀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616.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漢·司馬遷《史記·魏世家》

譯文:抱著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燒盡,火就不會滅。

解詞:薪:柴火。

解析:“抱薪救火”是一個很生動、巧妙的比喻。它十分貼切、令人容易接受地說明一個很現實的道理,即如果采用了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隻能適得其反,更加重了災害的蔓延。抱著柴火去救火是可一眼道破的現象,看似淺顯,但其中所蘊涵的意義卻很有深度。但遺憾的是,有的人卻理解不透其中的意義,在遇有困難或危機時,他們所采取的錯誤的解救辦法,與抱薪救火實質相同而卻不覺知,反而以為是個妙招。而在遭受巨大的惡果之後,還不解其中的真諦。

願常采取抱薪救火的愚蠢辦法去解困更受困,而又不清醒的人,能好好深思。

61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聰明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之中,必有失算的時候;愚笨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之中,必有得當的時候。

解詞:千:指次數很多。

解析:在一般情況之下,聰明而有智慧的人,由於思維敏捷、智商高超,考慮問題通常是周密恰當的,但如果失於疏忽和慎重,也有可能出現差錯;愚鈍的人由於智商低下、反應遲鈍,考慮問題通常不得要領,出現誤差,但如果細心認真,反複思考,也有可能想出正確的主張。這都不是絕對的,都是有變化的。

此句給人的啟示是:凡是智力超群、經驗豐富的人,不應過於自負,需時時謙虛謹慎;凡是智力較低,思想水平較差的人,萬不可自卑自棄,需加強學習、勤於思考,不斷提高認知能力。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也可用於表示自謙。

另《晏子春秋》中,有“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句,與此句意思相同。

618.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漢·班固《漢書·枚乘傳》

譯文: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石頭,很細的吸水繩索能磨斷樹幹。

解詞:溜:水流。單極:單一而細小。綆(gěng):汲水用的繩子。幹: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