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年邁體衰,戰戰兢兢跑到國王麵前,撲通跪地上:“老臣罪該萬死!”
果不其然,丞相壓了緊急情況,國王怒道:“國家差點亡在你手裏,的確罪該萬死!”
丞相趕緊跪地向前移動身體,雙手高舉貝貝加國照會遞到國王手裏:“老臣不知三軍已遭慘敗,見到如此照會,擔心國王采取過急行動對王子不利,因此決定對貝貝加國照會不矛理睬,老臣鑄成大象錯,罪該萬死!”
國王伸手拿過照會,心罵,老東西是老糊塗了啊,如此重大事情,以為不予理睬可以了事,實在是罪不可赦。
國王展開照會,沒看幾行字,雙手顫抖起來,如次照會,自己哪還有一絲一毫的顏麵,別說丞相,就是自己也不會答應。
不能怪罪丞相對照會不予理睬,隻能怪虎狼之國殘酷無情,已經暴露滅國亡族的狼子之心,國王之所以是國王,比一般人更能透視照會的嚴重性。
國王看著貝貝加國照會,頭腦疾速運轉,貝貝加國看似來勢凶猛,然而國家隻有那麼大一點,人口太少,即便大舉進攻得手,也隻能短時間占領烏蒙國,根本就無法並吞烏蒙國龐然大物,貝貝加國之所以派使臣談判,應該說對當今和長遠兩國關係走向有著精準的分析。
貝貝加國一口吞不下烏蒙國,必然在烏蒙國尋找代理人,王族內部正好有人做貝貝加國代理人,自己若是給貝貝加國硬拚下去,王位不保、宗族不保,自己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現在三軍已經失去抵抗力,要想保住自己王位必須屈從貝貝加國,答應貝貝加國使臣出訪條件,隻有這樣自己才能保住王位度過難關。
想透徹了這一點,國王躬身伸出雙臂扶住丞相雙臂,動情道:“愛卿壓著照會不報,也是為了國家安穩,並沒有罪,快快請起!”
丞相見國王並不怪罪自己,一臉感激涕零,戰戰兢兢站起知身體,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國王麵色凝重:“國難當前,愛卿有何良策國家免遭覆卵之危!”
丞相抬頭苦著臉看著國王,他如何不知,戰敗國賠款、割地在所難免,問題出在國亂內群雄乘機爭王,國家陷入內亂,烏蒙國一旦分裂後果不堪設想,他說:“國王啊,老臣以為,如今之計王權在、國將存,王權不在、國將難存矣!”
國王當然聽懂了丞相話的意思,急切道:“丞相有什麼話請講!”
丞相道:“陸海空三軍司令雖無禦敵之兵,但手中仍然握著足以亂國的兵力,他們必然成為妄圖覬覦王位逆賊的拉攏對象,從而威脅到國王、國家安危!當務之急,國王應當以禦敵為由,在宮中緊急召見三軍司令,然後以兵敗治罪,剝奪三軍司令兵權,軟禁宮中,度過難關再處理三軍司令!”
國王也想到三軍司令必將成為篡位逆賊拉攏的對象,國家危難之際,剝奪三軍司令的兵權、軟禁宮中免除後患實屬上上策,他說:“就依丞相計策!”
丞相說:“國王如今之敵並不是貝貝加國,因此,從王宮調出禦林軍保國實屬下策,還望國王緊急調回禦林軍軍,確保王宮安全!”
國王連忙說:“依丞相之計,立即調回禦林軍!”
丞相說:“王族中那麼幾個人必然乘此機會興風作浪,國王可派心腹之人監視,他們一旦做出危害國家社稷行為,國王應該立斬不赦,以絕後患!”
國王連忙說:“國家麵臨覆卵之危,本王授丞相軍、政大權,關鍵時刻可全權處置!”
丞相最後說:“兩害相衡取其輕,隻要貝貝加國停止進攻我國、承認國王地位,我們應該答應貝貝加國照會條件,促成貝貝加國使臣到來,爭取時間,鞏固國王地位!”
國王忙說:“一切依照丞相計策行事!”
烏蒙國,丞相軍、政大權在握,臨危不亂,軟禁陸、海、空三軍司令,逮捕幾個妄圖借國內混亂夥同軍人推翻國王的幾個親王,穩定政局,確保王宮安全。
丞相隨即致電貝貝加國,無條件答應貝貝加國照會,請求貝貝加國使臣盡快出使烏蒙國。
尼亞出使成行。
尼亞是想也想不到啊,彈丸大一點的貝貝加國一夜戰勝地區霸主烏蒙國,自己出使烏蒙國竟然坐專機,還有四架戰機護航,這是何等的氣派、何等的揚眉吐氣。
想想就知道了,俘獲烏蒙國戰機成為出訪蒙烏蒙國專機,尼亞坐專機是什麼樣的心境、烏蒙國國王看到自己戰機成為敵國出訪專機又是什麼樣的心境,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