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1電視劇市場 產量井噴,收視新困(1 / 2)

特別策劃

作者:李喬

11月11日,四川電視節在成都隆重舉行,這時正值廣電總局“限娛令”頒布10天之後。據組委會透露,這次參展的影視公司不僅數量多,而且電視劇產量增幅明顯迅猛,甚至有大公司攜五六百集劇目一齊亮相,其豪舉備受業界矚目。

“限娛令”再為產量注入強心劑

四川電視節作為已有20年曆程的老牌影視節目交易平台,一直是國內影視市場的晴雨表。今年電視節期間,吸引了幾千家影視機構參許、參展,5000多名影視人參加,觀眾達12萬人次,吸引參觀洽談的用戶達7萬人次。這一情況表明,雖然八月份北京電視節期間業內人士已在高呼產量過剩,但電視劇產量仍在高歌猛進。其中,不少人認為廣電“限娛令”的出台,不僅釋放了巨大的產量,也為憂心忡忡的電視人注入一針強心劑。

據廣電總局管理司王衛平司長預測,“限娛令”令衛視綜藝節目取消後,電視劇將成為填補空缺的最佳選擇。

慈文影視的負責人也表示,這條新規定客觀上為電視劇播出開辟了一條新通道。而各衛視在綜藝節目上的血拚之勢也將放緩,把原本由綜藝占據的黃金時段讓位於電視劇,這對製作公司來說是最大的利好。

電視台方麵,雖然並未明確會用電視劇來填補綜藝節目留下來的空檔,但表示已開始進行節目調整,隻是目前仍存在不少困難。

本刊曾在2011年11月,就今年電視劇產量井噴式增長做了專題報道,深入分析產業現狀以及電視劇量價齊升後對整個產業造成的影響。

報道指出,中國電視劇產量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八月底,電視劇產量近二萬集,業內人士預測年底將過三萬集。這勢必造成僅有少部分集聚創作資源的劇集才能播出,行業洗牌迫在眉睫。電視台方麵,產量巨幅提升不僅為購片科加大了工作難度,也令衛視間的競爭越趨激烈,麵對電視劇題材和創作乏力的現狀,電視台不得不把寶押在明星效應上,致使購片費一路看漲。同時,網絡新媒體的異軍突起,令製作業群情鼓舞,並開始撼動傳統電視台的收視地位。從產業大環境來講,隨著製作成本的不斷上升,融資環境也越來越嚴峻。

因此,一方麵業內有識之士在積極呼籲減量提質,而另一方麵投資仍蜂擁而至,項目倉促上馬,製作成本持續通脹。

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創作人對這一現狀甚是擔心。電視劇導演王小康說,“我預測明年比今年產量還要高,也許到明年年底或後年上半年,會有60%的中小電視劇製作公司倒下。而電視台方麵,因為演員的酬金高,製作成本大,能夠有胃口消化不斷攀升的購片費用的隻有有數的幾家衛視。其實,優勢電視台也會壟斷資源,如同電視劇市場一樣出現兩極分化。”

新媒體崛起,分流收視

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電視人口收視總量同比縮減,這一態勢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顯現。究其原因,主要與觀眾規模的縮減相關,平均每天收看電視的觀眾比例已從2009年上半年的75%下滑到2011年上半年的70%,出現輕度流失。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與網絡新媒體的崛起有直接關係。而這一群體對電視製作的要求更多元化,不僅年齡段往下走,還會引導未來電視劇的製作方向。

導演王小康說,“由於電視劇的受眾被網絡觀眾占去一部分,導致能在網絡中引起熱議的話題劇成為一個新的製作類型,也需要製作單位迎合網絡觀眾的需求,把一些時尚的、輕喜感的,具有尖銳社會話題性的內容做出來,這其實已經為製作方打開一條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