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作者:李麗
“人生無非生死兩件大事,當你想明白的時候自己會更加強大與坦然。既能夠接受未知的喜,也能夠麵對突如其來的悲,心境反而更開闊。無論以後再經曆什麼,都要堅強、笑麵如花地麵對,因為我是女人,我要活得燦爛,活得嬌豔,讓別人看到生活的美好。”
一次偶然的換台,看見了一副熟悉的麵孔,這是久違的田海蓉?不由得被拉回記憶的深處,清純的四鳳、嫵媚的劉眉、堅忍的子君……在這些角色的一顰一笑中感歎著光陰的流轉。
接下來關於田海蓉的消息陸續傳來,《金枝玉葉》的熱播,三年後的複出,成謎的個人生活以及慈善夜的善舉……不禁讓人對這位離去時不聲不響,歸來時雲淡風輕的女子充滿好奇。
“這幾年間我經曆了真正的生老病死,體會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曾經隻有在戲裏遇到的情節,如今卻在我的生活裏真實上演。也因此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悲喜人生’。”田海蓉娓娓道來,語氣中沒有絲毫的委屈與怨由,反而傳遞著經曆起伏後的豁達與通透。
母愛支撐我往前走
“前不久我與一群朋友去歐洲旅行,在意大利的撒丁島上,一群人伴著海風、聽著海浪吐露心聲,說出對朋友最真實的看法。而我當時說:現在這時候我們已經不是朋友,而是最親的親人,此時的我們遠離了祖國、親人,倘若此時此刻發生了什麼,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隻能咱們這些人自我救贖……當時我把大家都說得沉默了,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珍惜當下。”
如今的田海蓉熱愛旅遊,隻要有時間,就會到各處行走,感受世間的美好,感悟生活的多彩。因為隻有珍惜身邊人,隻有活好當下,才是最大的坦然。
這幾年生活的磨礪,讓田海蓉的生活態度有了不小的轉變。“以前的自己是少不經事,暫別工作的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工作量太大,身心俱疲,想休息一段時間,進行一番很好的調整。但我隻安心地休息了一年,家中就開始頻繁出現狀況,先是父親病危,我們全家陪著他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好不容易待到父親的病情穩定了,我也調整得差不多了,陸續有戲開始找到我,但我總覺得欠缺點什麼,直到《金枝玉葉》出現,我沒有猶豫,我想這部戲對於我而言就是機緣到了。”
人生之所以無常,是因為它總發生得出其不意。在戲中經常出現的悲喜人生真實地上演到田海蓉的生活之中。當她興奮地與劇組談好所有合作事宜等待進組之時,母親確診為胰腺癌,隻剩下三到六個月的時間。而父親還在住院,天仿佛要塌下來了,從未有過的絕望。但堅強的田海蓉選擇了承擔這一切,一邊拍戲,一邊把母親接到上海,找最權威的醫生診治。
《金枝玉葉》播出,讓她重獲掌聲與矚目。這部戲對她的意義非比尋常,因為這裏麵有太多對母親的懷念。“媽媽在我殺青之後才走,用母愛的力量支撐到最後。我非常感謝她,如果她中途離開,我不相信自己會那麼堅強。媽媽給了我莫大的精神支持。以往拍戲,媽媽是健康的,以後拍戲,媽媽在天堂,唯有這部戲是媽媽在生與死的邊緣與我共度的。每看這部戲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當時的情境,如電影一樣回放,往事還曆曆在目。甚至都能想起拍哪場戲時,和媽媽發生了什麼。”
連續經曆父母的變故,心力交瘁的田海蓉反而看透了生死,“人生無非生死兩件大事,當你想明白的時候自己會更加強大與坦然。既能夠接受未知的喜,也能夠麵對突如其來的悲,心境反而更開闊。無論以後再經曆什麼,都要堅強、笑麵如花地麵對,因為我是女人,我要活得燦爛,活得嬌豔,讓別人看到生活的美好。”
行善念於起止間
有人說演藝圈太過炫目,這裏的人容易貪慕虛榮,滋長流言。其實這又何止是演藝圈中獨有的瑕疵?殊不知這裏的人同樣善於孕育愛,同樣希望把溫暖傳遞。多少愛的募捐、多少慈善項目都是從這裏產生、延展,努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前不久的結束的第三屆中華慈孝節頒獎典禮上,田海蓉被組委會正式授予“慈孝人物”獎,成為十位獲獎人物中惟一的演藝界名人。暫停事業,在父母病榻前侍候行孝,隱瞞病情,帶著身患絕症的媽媽四處求醫,她的故事成為一時的美談。
麵對殊榮,田海蓉表示孝敬父母是為人的本分,是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並不值得嘉獎。之所以接受該獎,是因為主辦方的再三邀請,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感染一些人,帶動一些人。
如果說“行孝”是天經地義的責任,那麼“行善”則需大愛的情懷與身體力行地付出。“2011芭莎慈善夜”,田海蓉以553萬元拍得兩項物品,成為當晚最慷慨的嘉賓,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慈善的本質是愛,是有愛的人,去行愛的事業,去傳遞愛和獲得愛。對生命的愛是無條件的,不管這個生命多麼柔弱,多麼無力,都有資格獲得愛,所以這才有了慈善。如果能讓被幫助的人感受到一種溫暖和永恒的愛,那麼去為慈善付出的人也同樣會感到快樂。給予別人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