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不客氣受了銀子,斜著眼睛看解縉,“這個咱家可不知道,咱家隻是傳個旨意,就是個跑腿的。解大人還是快些吧,免得皇爺等的急了”。說完就向外走去。
解縉趕忙拽住小太監的袍袖,又拿出一些閑散銀子,塞到小太監的手裏,“不知道皇爺還傳見了哪位大人”。
雖然小太監之前被解縉怠慢,但是現在也收了解縉不少銀兩,心情格外舒暢,就把解縉往自個兒身邊拉了拉,“咱家不知道皇爺還傳見了誰,但是咱家知道皇爺這次可是沒有叫著齊泰大人他們幾個。還望解縉大人日後飛黃騰達之後,多照應些咱家”。小太監可不真的認為解縉能夠飛黃騰達,隻是受了人家的銀子,說些好聽的話給解縉聽。
解縉和自家的長隨親自將這位天使送出門,然後又回到了客廳坐下來。長隨提醒他快進宮麵聖,卻被解縉阻止。他現在要想一想,皇帝為何在這個時候召見他。首先皇帝不可能是要貫徹執行自個兒爺爺的“解縉小人,永不敘用”的政策。因為要執行這個政策完全不用將自己召進宮,隻需要派兩個錦衣衛,帶著旨意將自己攆出京城即可。解縉接著分析,小太監剛剛告訴他,皇帝並沒有召見齊泰等人。想到這兒,解縉一陣狂喜,皇帝此時召見他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皇帝要開始啟用他了。雖然解縉之前已經決定靜觀事態發展,甭管是誰做皇帝,反正是老朱家的天下,他也準備投靠燕王。但是現在,皇帝要啟用自己,那憑著自己的才學,肯定有一番大作為,青史留名也不在話下。即使到時候燕王勝利,他也會因為智謀出眾,再一次受到重用。
解縉理清了關係之後,急忙起身,準備進宮。他顧不得自己的長隨準備轎子,就提起自己的官袍,除了自家大門,向著皇宮所在的方向跑去。他等著一刻太久了,一直以來可以說是懷才不遇。
和解縉不同的是,三楊在聽到皇帝召見他們的旨意之後並未多做停留,而是即刻趕赴宮中。他們實在是太聰明,知道皇帝召見他們而並未召見齊泰等人,他們自然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尤其是楊榮,之前他對於齊泰等人的政策就表示懷疑。齊泰等人實在是書生意氣,以為平叛或者削藩就真的如同書中所寫那樣,在帳內埋伏幾個刀斧手,擲盞為號。然後將敵人拿下。
在此之前,燕王派自己的兒子們來南京祭奠自己的老爹朱元璋,徐壽輝建議皇帝將朱高熾等人扣留,沒想到黃子澄竟然以不打草驚蛇為由反對,簡直就是小孩兒過家家。皇帝自打登基以來,到處削藩,連路邊的三歲小孩都知道皇帝要幹什麼。然而這位皇帝最貼身的智囊居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實在不可謂不愚蠢。關鍵是皇帝居然采用他的意見。
無論怎樣,在楊榮看來,這次不僅僅是自己的機會來了,皇帝拯救自己的機會也來了。楊榮走在去皇宮的路上的時候,向高皇帝也就是朱元璋同誌的在天之靈祈禱,希望皇帝可以采納自己的意見,不要再犯那樣愚蠢的錯誤。雖然他打心眼裏並不相信神靈的庇佑,但是這樣起到也許真的有用。
再說徐壽輝,因為李景隆約他到自己的府上敘舊,所以在一出宮門之後,就直接奔著李景隆的宅子去了。他知道自己的這個親戚在軍事上是個白癡,卻還擔任五軍都督府都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友誼。必定他們小時候經常一起玩耍,和平常百姓家裏的小孩兒一樣,脫了褲子尿床上這樣的事情他們一樣也沒少幹。當然那個時候和他們一起幹調皮搗蛋的事情的還有朱棣,朱老四。可是現在,這個兒時的玩伴不顧國家人民的安危,不過國家之承平,也不過祖宗法,扯起了反抗皇帝,反抗自己的親侄子的大旗。這些都讓徐壽輝有些悲傷。自己的兒時玩伴,妹夫終於是要和自己站在對立麵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