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夏言在部隊裏邊扒拉一碗飯的功夫,文圭和文奎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夏言的寢宮。“兒臣拜見父皇”,兩個小子剛一進宮門就拜倒在夏言麵前。跪在前麵的是朱文奎。朱允炆一當皇帝就直接冊封這小子做太子。至於被封為藩王的朱文圭無論如何讓也不能在自己這位未來的皇帝哥哥麵前找刺激。誰知道這家夥會不會在登上皇位的時候給自己擺一道。天家的孩子從小心眼兒就多。
夏言實在是和人朱允炆通知的兒子沒啥感情,況且之前幹啥也是沒有幹過這當爹的工作。夏言從心裏便一琢磨,得,就按著當年自個兒老爹教育自個兒的路子來吧。“你兩都起來說話”。
“前日父皇病倒兒臣本來是說要約著弟弟來給父皇請安的,但是被練大夫給回了。後來聽說父皇醒了,痊愈了,兒臣又想約著弟弟來請安的,結果從內宮傳來話兒,說是父皇不見任何人”,朱文奎剛一站起來就馬不停蹄地說道。這小子心眼兒太多,太會說話了,夏言不由自主地對朱文奎多了幾分關注。而坐在夏言一旁的明朝美人兒自然是對自己的這個成器的兒子一臉慈愛。
“朕沒事兒的,你們且看,父皇這不是身輕體健的?煩勞兩位皇兒記掛了。這幾日朕又是生病,又是操勞北邊的那些兒事,兩位皇兒有沒有帶朕去給皇太後、太妃請安”,夏言兀自問道。雖然說自己和朱允炆的老娘沒感情,可是這封建王朝就講究這個以孝治國,夏言自然是往死了裝朱允炆。
“兒臣和弟弟自然是每日都要去給皇奶請安的”,朱文奎說話的樣子根本就不像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反而是像個成年人似的。當然夏言卻也全然不把這個放在心上。他在肚子裏邊已經有了打算。
夏言知道文奎已經被朱允炆冊立為太子。不過在夏言看來,明朝的皇帝們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比較清朝的皇帝們實在是差了太多。甭管這皇帝的嫡長子是個傻子還是個缺貨,隻要是嫡長子就得被冊立為太子,成為老皇帝的繼承人。人家清朝的皇帝遵循的道理卻是誰能領著大夥兒吃肉,誰就被冊立為太子,成為王朝的繼承人。所以終滿清一朝,除了宣統太小,光緒被囚之外,其他的皇帝都還是蠻有作為的,也從來沒有出過禍國殃民的昏君。再看看朱元璋的子孫們,朱見深是個混蛋,到了朱厚照的時候更混蛋,而崇禎皇帝的哥哥更加是混蛋出了風格。
夏言雖然和這兩娃兒沒有感情,但是萬一這兩個人將來要繼承這大好河山,自個兒畢竟是要為自己的名聲負責。夏言想了想張嘴問道:“文奎、文圭,作為朕的皇子,你二人的軍事技能如何”。
朱文奎和朱文圭畢竟是十來歲的半大孩子,本來就對軍事一點不懂,何況現在自己高高端坐的父皇還提出了一個自己之前聞所未聞的詞兒:“軍事技能”。這朱文奎、朱文圭也就是相顧一眼,然後就雙手垂立,等著自己的父皇給自己指示了。
夏言看著兩個人不說話,恨不得上去一人給上一個大嘴巴子。要知道當年自己的老爹可不管自己的年紀大小,隻要是自己犯了錯,必然是一頓狠抽,一直到自己把自個兒媳婦兒娶回家,走上了自己父親當年的道路,偉大的夏司令員才放棄了用拳腳教育自己兒子的方式方法。
看著自己身邊的夏言一臉不高興,馬皇後趕緊伸出手拽著夏言的衣袖說道:“皇上,太子他們還小,有些問題自然是答不上來的。就像皇上剛才說的這‘軍事技能’,就是臣妾也是聞所未聞啊。再說了,皇上剛剛大病初愈,又為國事操勞,應該多些歇息才是啊”。
夏言一聽自己的美人兒皇後這麼說,頓時沒了脾氣。一想也是啊,自己這“軍事技能”是取自於後世,就不說這些個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朱厚照外,其他人是從來不練習、不學習的。自己現在直接要求小哥兩兒張口就得來,這絕對是難為人家呢。
想到這些,夏言的臉色自然是通過自我調節,緩和了一些。不過瞎眼還是有些不依不撓,繼續問道:“朕的意思是說你們就這兵事可是知道一些的”。這時候文奎和文圭兩人還有夏言的皇後才反應上來夏言到底是啥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