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燕逆揭竿往南來(二)(1 / 2)

“對了景隆”,夏言轉身看著跪在地上的李景隆和楊榮說道:“你二人在出了京城之後要晝息夜行,背道北上直搗北平”。

因為楊榮之前是參與過夏言當日在寢宮裏的各項安排會議的,所以對於夏言的安排一點兒也不感到意外。隻是李景隆剛要說些什麼卻被楊榮拽住,便也將自己要說的話重新咽回到肚子裏邊去了。

“輝祖,盛庸平安這邊就由你來統籌安排兵馬,讓他們出了應天之後就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齊魯大地。要讓他們雖然得的是密旨,但依舊是要坦坦蕩蕩,要讓天下人都知曉”。夏言說完便走到郭英和耿炳文深淺說道:“北方諸兵馬就仰仗郭老侯爺,京畿重地朕便是要交給耿老侯爺了”。

兩人聽了夏言的祝福趕緊說道:“臣遵旨”。

“另外,朕給你們募兵之權。記住一點,這新晉的兵馬一定是要身家清白,隻忠於朝廷這邊的”。夏言說完便看著遠處的天,雖然借著搖曳的燈火,自己似乎什麼也看不清楚,但是自己的心已經飛躍到齊魯大地之上,和自己的將士們在一起。倘若自己的這一安排能夠得到實施,那麼或許自己一定是要親帥兵馬北上和朱棣決一雌雄的。

“對了,輝祖,派人去把盛庸和平安叫來吧”。夏言說完便在也不理會眾人隻是看著遠處的天,此時的形勢正是像現在這般天了,讓自己有一種沉入水底無法呼吸的感覺。

須臾,盛庸和平安便來到了宮裏邊,“臣盛庸(平安)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萬歲”。

“起來說話罷”,等到兩人站直了身子,夏言才接著說道:“你兩之前也就是都督,但是朕知道你們身負大才,所以朕就把你們都給招了來。朕給你們出兵下的是密旨,但是等你們出了京城,朕卻要你們旌旗盛日。知道朕是何意”。

盛庸和平安相視一眼,之間盛庸微微向前走動,便躬身說道:“臣知道皇上的意思。朝中有奸細,皇上還想讓燕逆朱棣主動找尋臣等,與臣等決戰”。

夏言和徐輝祖等人聽了盛庸的奏對等甚覺滿意。而之前懷疑夏言的人這時候卻也是緊閉雙口,這盛庸確實不是一般人,但是到底能否在戰場上勝了朱棣卻是另外一種說法。但在此時卻也是不好說什麼,隻能是在心裏邊默默祈禱,希望朱元璋同誌在天有靈能夠幫助自己的孫子收拾自己的兒子。

“好了你們都去準備罷,楊榮和楊本且先留下”,鄭太平傳著夏言的旨意,而此時的夏言已經自顧自地走的老遠。

“臣等告退”,眾臣行完了禮便各自三三兩兩轉身而去。而楊本和楊榮此時心裏邊卻也不著急,如今這形勢倘若他們這位天子不給他們些別的命令他們反而心慌著呢。等了許久夏言才慢悠悠地轉了回來。

“楊本,今日之事隻能是我們君臣幾個知道,你明白朕的意思麼”,夏言看著楊本說道。“臣記在心裏了,這便去辦差事”,說完便緩緩地退了出去。夏言將隨身伺候自己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屏退,此時整個寢宮之內卻也隻剩下了夏言、鄭太平、楊榮三人。

“練子寧、齊泰二人隨你們北上,楊卿家無意見吧”,夏言瞧著楊榮問道。

“臣謹遵旨意辦事”,楊榮此時是坐在夏言的邊上的。之前夏言已經吩咐說是不必拘泥君臣之禮。楊榮此時也就是欠一下身子,抱拳便算是給夏言興國了禮。

“朕是知道你的。但是朕要你不必那般麻煩。朕賜予你尚方寶劍”,夏言說完便朝著鄭太平用個手勢。須臾之間鄭太平便拿了尚方寶劍來雙手捧著呈給夏言。

夏言這其實也是第一次見朕的尚方寶劍,先是自顧拿在手裏邊掂了掂。才轉手準備交予了楊榮。“此次北征,朕的幾路兵馬都交予卿家了。朕賜你臨機專斷之權,你可先斬後奏”。

楊榮聽夏言這麼說,趕忙站了起來整理自己的衣服,然後跪拜叩頭道:“臣何德何能得皇上這般信任,臣實在惶恐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