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滿城白幔悼勳臣(六)(2 / 2)

吳起話音一落將士們就開始起哄,加上楊榮在一旁推波助瀾,平安和李景隆二人隻好順著吳起說的喝起酒來。兩人一連喝完六碗酒水之後卻並不得消停,吳起借著自己晚來,這兩人喝酒居然膽敢不等自己的理由非要和兩人在分別喝上幾碗,記過不多時的功夫吳起、李景隆還有平安三人便管不住自己紛紛倒在地上酣睡起來。

楊榮見了這般狀況就隻好吩咐將士們將眼前的一片狼藉收拾,並且將三人分別送到住處。等著一切收拾妥當,將士們都分別住進平安軍隊給準備好的大營之後楊榮卻並不得半刻清閑,他要將這兒的一切狀況準確無誤並且及時報告給夏言。

“大人,我見你從年前的時候就一直有些悶悶不樂,不知道大人可否給小的說一說”,借著給楊榮送水的檔口在楊榮耳邊小心翼翼地說道。

“沒什麼的”,楊榮自然是不會把自己對於朱允熥的看法說給任何人聽,便隨便找個理由將齊徹搪塞過去。等著自己給夏言的折子寫好之後便取了夏言給自己的密折匣子來將折子認認真真地擺放好之後上鎖並且用火漆密封。

“你現在就找人將這封折子連夜給皇上送去,現在雖說表麵上看是風平浪靜,可是現在卻正是最危險的時候”,楊榮再三叮囑齊徹,而齊徹則是連聲答應。等著楊榮再三叮嚀之後齊徹才轉身出門叫了府上最為機靈的親軍侍衛來把楊榮的原話摘出去一些之後反複對這名選定的親軍侍衛說了才打發他去應天承折子。

這名親軍侍衛連夜啟程,等著到了應天城下的時候元宵節已經過了。從應天城的北門開始,這名楊榮府上的親軍侍衛滿目都是應天城內的百姓們為悼念郭英搭起來的白幔,每個人都是素服。雖然郭英的遺體已經在補了一顆烏雕刻的頭顱之後入葬,但是人們對於郭英的崇敬之意卻是深深印刻,並不是因為夏言的命令而是自發地這般悼念郭英。

“你家大人在居庸關那邊一切都好”?夏言端坐在堂上翻著手中的折子瞧著眼前的這位楊榮府上的親軍侍衛問道。

“回皇上的話,我家大人一切都好,勞煩皇上掛心了”。

“好了,你先退下吧”,夏言甩一甩袖子叫這位楊榮府上的親軍侍衛出去之後把自己手中的折子交給在自己身旁伺候著的黃光,叫他收拾起來。等著黃觀轉身回來的時候,夏言指一指黃觀的座位,等著黃觀坐定之後夏言略微沉思之後說道:“命楊榮節製兩軍兵馬,改建製為騎兵第二方麵軍。就先叫叫這個名字吧,等著新軍操練好了之後再做打算”。

黃觀知道夏言所說的前麵的話是要照著記錄的,可是後麵這幾句話寫不寫上去卻是不好拿捏,因此上將自己手中的筆停下來靜靜地瞧著眼前不蹲踱著步子的夏言。

因為感到黃觀在看自己,夏言便停下來問道:“怎麼不寫了”。

“臣不知道皇上的這一句‘就先叫叫這個名字吧,等著新軍操練好了之後再做打算’要不要寫上去”,黃觀小心翼翼地回著夏言的話道。

夏言先前走幾步在黃觀的肩膀上輕輕拍了幾下說道:“那個不用寫的。叫楊榮還有李景隆、平安、吳起幾個人商議總兵、都督等職務的人選然後報軍機處備案”。

須臾之後黃觀將寫就的聖旨拿給夏言禦覽,在確定沒問題之後夏言叫了鄭太平拿來玉璽在上麵蓋了就派人和楊榮府上的親軍一起前去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