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大刀闊斧造前程(二)(1 / 2)

按照自己從曆史書上邊讀出來的數據分析的話,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隻的類型和尺寸大概就是這幾種: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船隻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那些個倭寇了,夏言想到了後世的法國的雇傭軍團。這些倭寇還有海盜正是因為要討生計才被逼無奈而走上這樣的道路,那麼自己完全可以設立一項政策,叫這些個倭寇和海盜們加入到自己設立的雇傭軍團中去,給他麼和自己軍隊一樣的糧餉,同時規定他們的軍功積攢到某一程度之後即可以申請成為大明的永久居民,成為大明萬千子民中的一部分,或者隻有這樣才能夠將所有的問題統統解決掉。當然,夏言的思路忽然再一次回到自己的造船上邊,不論如何,機械動力的鐵甲船隻才是自己的終極目標,基於這樣的造船技術再打造海軍等等,或者自己真的該開始考慮訓練建立海軍了,當然這個事情還是得向後考一考,畢竟跟隨朱元璋的那一代善於水站的將領們都已經去見朱元璋了,至於自己所知道其他的就似乎隻有一個鄭和了,那麼自己一定要得到鄭和,夏言在自己的心裏邊暗暗發誓。

“工坊司執事秦正琪秦大人覲見”,鄭太平悠長的公鴨嗓子拖拽出來的長音把下一年從想象之中拉回了現實。

“快傳”,夏言專門將自己的衣袍整理之後才行接見。可是這位工坊司執事本就是個不入流的小官員,在京城裏邊混了這麼多年除了在過年過節皇帝賜宴的時候才能遠遠地瞧上一眼皇帝,平時又哪兒有機會得見天顏。因此上等著見到夏言的時候完全已經是戰戰兢兢,連說話都甚是有些不怎麼利索,在夏言麵前七扭八歪地跪拜之後才結結巴巴地說道:“臣秦正琪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起來說話”,夏言一揮手等著這位工坊司執事秦正琪站起身之後便問道:“你告訴朕咱們大明造船的工坊有多少家”,夏言說完之後就心生後悔,畢竟要是所有的造船的工坊都算進去的話隻怕是這位執事數也數不完的,另外也為了免去篩選的麻煩因此上夏言改口問道:“咱們大明能夠造百十來仗的船隻的工坊有多少家”?

“回……回……皇上的話”,秦正琪廢了好大的勁才把自己的話說圓:“咱們大明能夠造出來百十來仗的大船的攻伐大約又七八家吧”。

“這樣,你盡快,不,就明天”,夏言向前探著身子說道:“明天就叫他們到宮門前集合,朕有事情找他們”。

“這……這……造船的工坊多是在江浙一帶,許多距離京城距離很遠,要是要他們明天集結的話有些難……難的”,秦正琪似乎是怕自己說錯話一般,瞄著眼睛看了一眼夏言,見夏言並不生氣才放聲說道:“皇上要是明天想要件他們肯定是不行的,臣覺得五六天之後尚可”。

“朕的事情是大事,這樣吧,朕給你三天工夫,三天”,夏言壓低自己的嗓子說道:“就三天之後朕就要在這乾清宮門外見到他們,要是見不到的話朕就拿了你的補服,讓你回家種地去”。

“是是是”,秦正琪聽到此處猛地在夏言麵前跪下連連叩頭說道:“臣為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了,去辦差吧”,夏言向後倒進自己的臥榻裏邊擺擺手叫秦正琪出去,可是沒等著秦正琪出門的時候卻又將他叫了回來說道:“朕把大明的未來都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把這差事給朕班的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