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前一後走出書房的楊延保和孫燦爛,楊繼業的心裏有很多感慨,也有諸多無奈。
楊家世代武將,加上當今聖上諸多猜疑,於是楊家兒郎總是邊關京城兩地轉。
楊重光自從三年前去了邊關就再沒有回過京城,其中的原因楊繼業十分清楚,楊重光不是不心疼兩個兒子,隻是礙著方夢蝶,隻能將對兒子的關切深埋在心底。
楊重光又豈會不掛念年邁的父母,可是在父母和兒子之間隻能二選一的情況下,他隻能選擇先補償深有虧欠的兩個兒子。
對父母他隻能用信件表達他孝心,另一方麵他深知如果他回京城,勢必就得帶著方夢蝶回京城,那麼爹娘和大兒媳婦的日子就會十分艱難。
為了避免這樣的矛盾,楊重光隻能堅守在邊關,任方夢蝶如何折騰,一句話就是聖上有令,他必須堅守邊關。
這一句聖上有令,讓方夢蝶啞口無言,隻能乖乖地繼續她在邊關無滋無味的生活。
現在她特別後悔當初為了想用方素月拴住楊延保,一個心血來潮就跟著楊延光來了邊關,如今方素月得了個淒涼的下場,她自己想要回京城看來也是遙遙無期。
一年前的換防機會,原本是屬於楊重光的,不過楊重光提前向楊繼業寫信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於是機會讓給了大兒子楊延宗。
與楊延宗換防的自然是楊延保,在楊延保前往邊關的時候,楊繼業與他深談了一次,還特地將楊重光的信給楊延保看。
“延保,別再恨你爹。當初你爹是錯了,而且錯得離譜,如今他也在為自己的過錯懺悔,雖然這樣的懺悔換不回你娘的命,也換不你幸福的童年。
可是事情過去快二十年了,你也長大馬上就要娶妻,以後也會生子為人父。
祖父老了,隻希望楊家能夠每天都過得和和睦睦和。
盡管這很難,不過你爹正在為此努力,祖父隻希望你別再帶著怨恨與你爹相處。
他也不年輕了……”楊繼業深深歎息。
他十分清楚楊延保與楊重光之間的結,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解開,不過他總得做些什麼,既然楊重光已經在設法修補父子之間的感情,那麼他就想法在背後推上一把,總不能眼巴巴地繼續看著他們父子冷戰到底吧。
“祖父……”楊延保這一聲祖父包含了太多的情緒。
要讓他與楊重光冰釋前嫌真的不容易,打楊延保一出生,楊重光幾乎就當沒這個兒子,也許這隻是楊延保的錯覺,可是楊延保的確沒有享受到一絲的父愛,若沒有祖母的庇護他都不知自個能否活著站在這裏。
不過對楊繼業的話,楊延保又不能反駁,何況楊重光如今的變化他也看在眼裏,特別是在方素月這件事上,楊重光明顯幫了他的忙。
所以楊延保隻是喊了一聲祖父就再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正因為有了楊繼業的這一番深談,一年的邊關生活,讓楊延保和楊重光之間的關係慢慢開始回暖,至少父子相見再也不會是劍拔弩張,也不會視若路人。
偶爾楊延保麵對楊重光的詢問,也會心平氣和地答上兩句,隻是不能見到方夢蝶那個女人。
有時父子倆正在商討問題,隻要一見到方夢蝶這個女人,楊延保二話不說撥腿就撤,這不是他怕這個女人,而是感到看她一眼都有汙自己的眼睛。
方夢蝶那個女人也極不待見楊延保,防楊延保如同防外麵的小女人一般,生怕楊延保勾了楊重光的心,從此父子和好沒了她的地位,因此總是會在父子倆難得的交談時刻,突然出現打破父子之間正在修補的感情。
一年邊關的生活,讓楊延保表麵上看去越發老成持重起來,這讓楊繼業感到十分安慰。
他們父子在邊關的情況,楊繼業和孫燦爛都十分清楚,也感到十分欣喜,總不能讓他們父子因為一個方夢蝶永世成仇吧。
如今楊延宗去了邊關,楊延保自然重回京城,這小兩口已經一年沒好好相處了,好歹讓他們兩人再好生相處相處,再過半年他們就該成親了。
一想到楊延保與孫燦爛就要成親,楊繼業臉上就樂開了花,看著已經關上的書房門直樂嗬。
“老爺,啥事兒如此樂嗬,何不說出來讓老奴也樂嗬樂嗬!”身邊的老管家看了眼已經關上的門,跟在楊繼業身邊幾十年,自然明白楊繼業在樂嗬啥,不過還是上前湊趣道。
“你說他們是不是極般配的一對兒?想當初這兩個人見了麵就鬥嘴,特別是延保,對山花總是話中帶刺兒,我還怕這兩人成不了呢。如今你看看,延保對山花那一個好,哪裏還有一點楊家兒郎的氣勢?”楊繼業的話聽著似乎是在責備楊延保,臉上的笑容卻直達眼底,顯然對楊延保與孫燦爛的現狀極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