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趙甜的親事(1 / 3)

趙梓誠既然聽取了孫燦爛的建議要好生與妻子談談,自然拿出了十二萬的誠意,如此一來夫妻倆將什麼都說開了。

趙二嫂心裏的疙瘩也慢慢解開,這次深入的交流不但讓兩人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更讓趙二嫂認識到自己的狹隘,明白了隻有家和才能萬事興的道理。

通過趙梓誠有理有據的分析,趙二嫂也大概明白了孫燦爛將臨溪鎮的店鋪、作坊轉給趙梓誠的原因,說白了其實也是因為看在趙孫氏的麵子,希望趙家能夠和睦團結,不想趙二嫂子為了些蠅頭小利而與趙家生分,引得趙家不和睦,從而讓趙孫氏操心。

趙二嫂再聯想到自從自己嫁到趙家以後,無論是趙孫氏還是趙大嫂對她都極為照顧,知道她打小在城鎮裏長大,從來沒做過農活,所以從來不要求她下地幹活,就算是楊集鎮那邊農忙再需要人手也是一樣,最多也隻是讓她幫著監督一下仆婦們做好後勤保障。

當初她還覺得相當委屈,為什麼逃蓉梅的事情要讓她來做,如今想起來真是羞愧難當,每次農忙的時節,沈容梅可都是要下地搶收的,別放療是沈容梅就是趙孫氏偶爾也要下地。

如此一想趙二嫂覺得沈蓉梅才是應該比她更有怨言的那一個才對,畢竟農莊的活計可比店鋪的活要辛苦很多。

不過趙大嫂沈容梅卻從無怨言,不但將楊集鎮農莊的仆婦們管理得妥妥貼貼,還隔三差五讓人給在臨溪鎮上的趙梓誠一家送新鮮的果蔬和魚肉雞鴨,更是上敬公婆下教兒女,真正是一個賢妻良母的典範。

趙二嫂如今既看了賬目,同時又聽了趙梓誠細致的分析,知道有許多事不過隻是她自己臆想而已。

以前以為沈蓉梅手上銀子多多,如今看來作為長媳的沈蓉梅手上擁有的權利並不比她多多少,手上的閑錢也不可能比她多。

看清了事實,再想想以前自己的言行,趙二嫂的心裏無比羞愧,看著桌上的賬本和孫燦爛的轉讓書,她再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將孫燦爛轉給趙梓誠的店鋪和作坊占為己有。

趙二嫂在嫁入趙家以前,她的爹娘就從各個方麵了解了趙家的發家史,清楚地知道趙家其實是在孫燦爛的帶動下才慢慢發展起來的。

既然趙家在楊集鎮和山崗鎮的產業都有他們的一份,那麼這些店鋪作坊自然也應該有趙家其他的一份,於是將原本孫燦爛轉到趙梓誠名下的店鋪和作坊,全部歸到趙家名下。

趙二嫂的轉變讓趙家最大的不和諧因素沒了,使得趙家如今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也因此趙黑牛夫妻的生活也過得極其舒暢。

現在趙家隻剩下趙甜一個還沒成親,不過她的親事基本已經定下來,也會學著孫燦爛那樣在及笄禮上宣布訂親的消息,她成親的時間肯定也要如孫燦爛這般等到十八周歲以後了,畢竟沈家那二小子比趙甜還要小上兩歲。

“沈二小子如今書讀得咋樣了?”趙甜的絮絮叨叨給孫燦爛釋了疑,於是孫燦爛將話題轉到了趙甜的親事上。

孫燦爛口裏的沈二小子,就是沈掌櫃的二兒子沈容平,比趙甜還要小上兩歲,如今不過才十二歲的毛孩子,卻馬上就要訂親,這古人還真是早熟。

不過那小子孫燦爛已經好些年沒見了,不知道是否還同以前那般調皮,更不知道訂親對這般大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個隻有十來歲的孩子,真的早熟到懂得什麼情啊愛的嗎?還是隻是大人之間兩相情願,拚命將孩子催熟?孫燦爛的心裏還是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