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他在商業上有令人滿意的成就,他兩眼炯炯有神地說:“如果我當初沒有被解聘,就沒有今天。”
他繼續說:
“本來我是個懶散的人,但解聘的打擊,使我變成一個振作的人。當初我曾經立誌,再給自己一次卷土重來的機會。”
然而,遇到無法處理的不幸,我們該怎麼辦?
縱然不幸無法處理,我們也要設法解決。究竟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
麵對難以解決的不幸要自創一種處理方法,富有創造性和建設性。
一個人處於逆境中,也許無法拒絕,但是可以選擇其影響,願意繼續為它奮鬥或是放棄自己。
這一切的決定權都在自己的手中。
是的,我們無法選擇不幸,可是它的影響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不幸是無法控製的,但是如果能夠控製自己的反應,也就是控製不幸對你的影響。
不幸最後一定會留下影響,這是必然,也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的。
然而這個選擇將使人變得如何呢?
是好?是壞?這一切都操之在自己手中。
強者之所以能克服不幸,是由於選擇了好的影響,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有人在經濟方麵遭受挫折,那麼他所采取的積極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譬如坦白告訴債權人你的處理方式,如果他仍然要你還錢,又不肯寬限時間,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隻好宣告破產,這是保持名譽的方法,同時也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以尋找解決的方法。
這裏隻有一個原則——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要麵對不幸。
任何一座山都有山頂,任何一條穀也都有穀底;人生有高潮也有低潮,就像山頂穀底一樣。不管是誰,不會永遠在高潮中,也不會離不開低潮,所有的問題都有終止的時候,時間可以解決不幸。
為此,我們要訓練自己,從廣大的視野中看清事物。像孫悟空一樣,超越時間、空間、物質的見解,具有宇宙般廣大的視野,大膽把視線擴展到全世界、全宇宙,這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煩惱多的人,喜歡承擔所有的工作。往好處想,這種人可說是富有責任感,但若說他能力差又要逞強,也不為過。
凡事量力而為,該請別人幫忙的地方,委托別人,這也算是一種能力。
有些人喜歡幫助別人,並且十分熱心,這時你有必要結交幾位有能力的朋友,當做智囊團或顧問。
但也有些人,容易受別人的煩惱所影響,自己反而受到傷害,這樣從好的方麵來想,他富有同情心,反之,則是對自己的命運渾然不知。
舉個例子,因為家人生病而憂心過度,反而自己也生病了,那誰來照顧病人呢?
如果由於父母的去世,自己也悲傷至死,家庭就沒有後代了,這該怎麼辦?
抑製感情的移植,有必要讓自己保持客觀。悲傷如果擴大,自己也會受到牽連,這樣一來,沒有一個人會得到好處。
你也可以這麼想:為了從事某件事才會情緒低潮,所以沒有必要害怕。
沒有做事的人不會情緒低潮;死者也沒有情緒的低潮。
但是我們不是死人而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情緒低潮,而要想辦法去克服它,把情緒低潮轉換成積極麵,將低潮當成一部具有潛能的超級電腦。
為了激發更大的潛能,開始輸入“低潮”,然後將預定設定在電腦裏,當我們遇到人生的轉折點時,電腦就會啟動。
每個人都具有解決事情的潛能,現在要做的隻是把它開發出來而已。
你有不幸嗎?
不要擔心,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不幸不會繼續下去。
暴風雨過後,總會出現太陽。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當生命中的冬天過去,不幸也必能解決。
你是哪一種人你現在應該做些什麼?
如果你有好的構想,應該怎麼做?
每一個人對構想的反應又如何?
沒有自信的人
這種人做事很消極,經常擔心構想失敗,因為怕失敗,所以非常努力和關心,一旦風吹草動,就像冬眠的熊一樣,躲藏幾個月,等到陽光普照才出來。
這種人的個性是消極的,是懶惰的。
為什麼消極懶惰?
因為對於事情根本不加以思索,隻想品嚐人生的快樂,不過,這些人到了相當的年紀會很認真。
受傷的人
這種人總是找理由認為自己很可憐,他們總是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構想,可是我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這一次我真的是不行了。”
或者說:“我用節食的方法來減肥,可是沒有什麼效果,有什麼辦法呢?”
甚至說:“我想戒煙,已經戒了20次了,我每次都把香煙丟進垃圾桶,可是沒有用啊!”
“我想戒酒,可是戒不掉。”
“想和太太和好,可是無法停止爭論。”這樣找理由來原諒自己是不對的。
愚蠢的人
愚蠢的人動作非常慢,因而拖延了構想和行為,他們總是說:“等我一切準備好再做,現在準備的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