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得不償失(一)(1 / 2)

共和二十四年,南北分裂進入了第二年。就在年初的一月,南北雙方在之江省爆發了一場大戰,駐紮在東平城的五羊軍向北方發動全麵攻擊,鎮守東陽城的共和軍三帥鄧滄瀾雖然做了充份的準備,然而由於南軍後起將領鄭司楚與宣鳴雷出乎意料的奇襲,以及從霧雲城沿海南下的水軍北戰隊途中遇到狂風阻攔,未能及時抵達,最終北軍失利,退守更北方的北寧城。

這起戰事,發生在一月二十二日。雖然消息封鎖得很緊,但還是很快就傳遍了各省。對北方民眾來說,久違的戰爭又已迫在眉睫,自然引起了不安情緒,仿佛南軍的鐵蹄馬上就要衝到近前。然而,到了二月十日,一個好消息傳來。

之江省之敗,僅僅是誘兵之計,北軍對南方叛軍另一座重鎮天水省的攻擊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幾乎就在之江省爆發戰爭的同時,北軍也向南軍盤踞的天水省發動了攻擊。天水省本是共和國五大軍區之一天水軍區所在地,實力非同小可,而且同樣有大江天險,可是在北軍猛烈的攻擊下,天水軍的守禦僅僅堅持了十天,首府符敦城便告攻破。

符敦城被攻破是在二月九日,二月十日黃昏,捷報便已放到了霧雲城大統製辦公的荷香閣。

“繼周,你覺得該怎麼處置金生色和鄧滄瀾?”

大統製看著戰報,聲音十分平靜。這份戰報很長,大統製看得很仔細。天水省的戰事進行得如此順利,固然是負責此戰的上將軍胡繼棠指揮得力,但關鍵還有兩點,其一便是鄧滄瀾在大江下遊的東陽城牽製住了五羊軍全軍,使之不能西援天水,其二便是天水太守金生色的反正。

在天水省叛向南軍的時候,金生色也列名叛軍首領十一長老之一,然而金生色其實並不想反叛,他是遭到了天水軍區區長喬員朗的挾持。當北軍向天水省發動攻擊的時候,金生色見時機來臨,暗中向北軍通風報信,為北軍打開城門,名列國中十二名城之一的符敦城才會這麼快陷落。金生色在這一戰中固然立下了大功,但先前他也列名叛軍首腦,在大統製發出的通緝令中,金生色也占了一席之地。

伍繼周站在大統製書桌前,麵無表情地道:“稟大統製,依下官之見,鄧元帥與金太守都是功不可沒,罪亦不可赦。”

大統製點了點頭:“鄧帥確有敗戰之罪,金太守也有附叛之過。但他們都是忠勇之輩,而且此戰之功,他們都不亞於胡將軍。值此用人之際,罪未必不可赦,但功卻不可不賞。”

大統製拿起案頭的筆,飛快地寫了兩份手諭,推了過來道:“即刻發下去,不得有誤。”

伍繼周接過兩份手諭,向大統製行了一禮,轉身拉開門走了出去。隨著門“吱呀”一聲關上,大統製的目光仍落在門上,陷入了沉思。

此番東陽城失陷,實亦在大統製意料之外。鄧滄瀾這個計劃曾交給他過目,大統製看過後頗為首肯。在東陽城引誘五羊軍來攻,牽製住他們的主力,同時水軍北戰隊秘密南下增援,如此東陽城既可以守住,同時天水省也能打開局麵,確是一條好計。可是最終天水省的主攻雖然得手,東陽城卻沒能如計劃一般守住。表麵上來看,一得一失,不過平局,不過從全局來看,東陽城的失陷卻無關大局,五羊軍即使得到了東陽城,但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是無法堅守東陽城的。當北軍再次發動反攻時,南軍若想死守東陽城,那就隻會泥足深陷,越來越被動。可即使如此,大統製心底仍然有種對鄧滄瀾的失望。

也許,真如俗話說的,人一老,暮氣便一日重於一日了?大統製想著。事實上,他更擔心的是自己。自己比鄧滄瀾小不了幾歲,如果鄧滄瀾的暮氣越來越重,那自己說不定也已失去了當初的睿智與果斷了,至少本來與鄧滄瀾齊名的方若水,現在已徹底喪失了戰意,不堪上陣了。就算不肯承認,但現在西原用兵兩次失利,南北分裂,這一切也許正是證明了自己已在不斷犯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