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隻手回瀾(三)(1 / 2)

三月二十五日,一份戰報又來到軍中,卻是天水省的最新戰況。胡繼棠棄去符敦城南半城,反攻入符敦城的天水軍因為受堅壁清野之苦,後繼無力,被胡繼棠的反擊逐出了符敦城。然而就在胡繼棠發動總攻,準備一舉消滅天水軍,這樣增援天水的五羊軍也將失去呼應,徹底崩潰的時候,卻不料天水軍退到了符敦城東邊的一個清穹鎮,一夜築城,站穩了腳跟。

清穹,本是符敦城附近的一個小鎮,並無城池。這卻是鄭司楚看到了戰事將進入相持階段,天水軍駐紮在已成白地的符敦城南半城裏,漸趨不利,當機立斷,率軍潛入清穹鎮,從附近山上伐木采石,築起了一座小城。雖說這樣的簡易城池在重兵圍困之下實難抵禦很多,但天水軍還保留著相當的實力,而鄭司楚在胡繼棠與喬員朗在符敦城相持這幾天加緊修築,並緊急調撥輜重糧秣,因此當胡繼棠率軍追擊到清穹城下時,反而陷入了困境。經過半日強攻,胡繼棠見損失很大,勢難攻拔清穹城,隻得退卻。不過胡繼棠也並不算失敗,因為天水軍退入清穹城有了立足之地的同時,控製江麵的宣鳴雷水軍便失去了接應,已不能再封鎖符敦城北門,同樣隻能退到清穹城。如此一來,天水軍有了喘息之機,胡繼棠的最大危機也已解除。隨著符敦城外大江防線的重新鞏固,胡繼棠加固了江上防禦,五羊城再想出其不意地奇襲,一般找不到機會了。這樣,南北兩軍便在天水省形成了對峙。

當這個消息傳來時,陸明夷知道萬裏雲也很快就要行事了。雖然胡繼棠不曾失敗,可是他已被牽製在天水省,無法再回頭對付天水省。這個時候起事,比南軍在天水得勝的情況更為有利。

萬裏雲卻還不曾料到有人已經看出了他的心思。他滿腦子仍是得意萬分,隻覺上天眷顧,所以給自己這樣一個機會,因此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了。

三月二十六日,昌都軍開了一次戰前鼓動會,名義上是要先發製人,向蠢蠢欲動的叛亂狄人動手。會議上,群情激昂,士氣高漲,萬裏雲也對先前諸軍有功之將進行了表彰,軍中不少將領都得到了升遷。

會議一結束,萬裏雲就召集了徐鴻漸等幾個最親信的將領前來密議。他的計劃,是四月一日,揭出獨立的旗幟。但昌都軍畢竟是共和國一大軍區,肯定有不少將領並不讚同,萬裏雲在這次表彰會上其實大動手腳,執掌各部的將領中,有可能不追隨自己的將領很多明升暗降,調到了次要位置。這件事他謀劃已久,在派兵增援前線作戰時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自己在後方部署,現在昌都軍五萬人,各部要將大多已是他的親信控製,自覺這次行動十拿九穩。

徐鴻漸一進來,萬裏雲便站起身道:“鴻漸兄。”

徐鴻漸是萬裏雲的換帖兄弟,兩人在人前還有上下級之分,這種私下場合已不分彼此。徐鴻漸道:“萬裏兄,各部都已準備停當,隻待吾兄一聲令下。”

萬裏雲淡淡一笑:“有勞鴻漸兄。現在還有什麼人值得特別關注的?”

徐鴻漸道:“昌都軍五都尉,如今有三個都已在座,唯萬裏兄馬首是瞻。至於郭凱與封召進,一個入輜重營,一個兵權已解,不足為慮。”

郭凱本是畢煒的中軍,一直偏於文職,並不掌兵,其餘四都尉中,徐鴻漸為第一,另三個都尉中,淩國器與鮑霆亦是萬裏雲親信,隻有一個封召進則是畢煒舊將。昌都軍因為有守邊重任,當初畢煒手下有甘、廖、尹、嶽四個下將軍,名列第一的甘隆早就被勒令退伍,廖武、尹世通和嶽良三人在第一次西征時戰死,甘隆也在重新起用後隨鄧滄瀾攻打五羊城戰死,封召進這個都尉已是畢煒舊部中有軍權的軍官中軍銜最高的一個,這才輪到萬裏雲這下將軍來執掌昌都軍。此人不比甘隆有將略,不過畢竟資格已老,有可能不聽萬裏雲號令,因此萬裏雲借著狄人犯邊,給他一個緊急任務,要他近期帶人巡視外圍戍堡,這樣實際就臨時奪去了他對本部人馬的指揮權。而封召進一部的下級軍官早已被萬裏雲安插進不少親信,所以現在昌都軍各部中,可以說盡在他一手掌握之中。萬裏雲又是一笑,點頭道:“看來萬事俱備。”他見徐鴻漸臉上還有點猶豫,又問道:“還有點什麼不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