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萬裏雲沉聲道:“萬裏雲深負國恩,執掌昌都軍,深知以民為本,以人為尚這共和信念為不磨之理,而大統製不顧天下百姓困難,一味窮兵黷武,以至無辜士卒喪生。兩番西征,損兵萬餘,水攻五羊失利,東平水軍元氣大傷,東陽天水兩戰,又有數萬兄弟屍骨無存。若照此下去,何年方是盡頭?”
這些話,萬裏雲打了好幾遍腹稿了,開始說來尚有點不太自然,但越說越是流暢,已是聲情並茂,極富感染力。當他剛指責大統製時,眾將全都震驚萬分,暗暗握緊拳頭,但聽他說到這裏,有不少人把拳頭都鬆開了,暗想:“正是。本來共和國已是國力日上,正要安享太平歲月,究竟為什麼又鬧到這等同室操戈的地步?”他們雖是軍人,在戰爭中建功立業的心思自然也不會少,可當戰爭真正來了,看到一個個生命在戰爭中被吞噬,終不能無動於衷。萬裏雲說得動情,他們聽得出神,帥府中一時間鴉雀無聲。萬裏雲見眾將低語之聲越來越少,終至靜默,心中更定,聲音也抬高了一些,大聲道:“大統製如此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韙,使蒼生重入苦海,但身為共和國軍人,守土有責,安民為重,萬裏雲為天下計,不得不挺身而出,願挽狂瀾於既倒,解民倒懸,死而後已。身敗名裂,在所不惜。”
他說到最後,一字一句鏗鏘有力,聲音高亢入雲。話音剛落,有十幾個將領便齊聲道:“願追隨萬將軍,萬死不辭!”
那十幾人都是萬裏雲的親信,其實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隻是有人出頭誓言效忠,邊上便有人受到帶到,生怕說得晚了,萬裏雲要生猜忌,也搶著說要追隨萬裏雲。隻是這些將領都不是事先安排的,說出來自也亂了。一片嘈雜中,卻聽有個人高聲道:“趁亂割據,是為大逆,請萬將軍三思,不要鑄成大錯!”
這人正是都尉封召進。封召進是畢煒舊將,當畢煒在世時,昌都軍人才濟濟,他並不出挑,但如今卻已成為畢煒舊部的領袖人物了。他受命要去巡視諸堡,本來今日開完這個軍機會後就要出發,沒想到聽到的竟是萬裏雲自立的消息,當即出言反對,萬裏雲早有預料,臉上不動聲色,沉聲道:“封將軍以為,萬某是要鑄成大錯了?”
封召進為將已久,縱然從未立過什麼奇功,膽略還是有的,萬裏雲口氣不善,但他凜然不懼,喝道:“是!背國自立,割據一主,如此正是大……”
他口中一個“錯”字尚未吐出,一口血卻先噴了出來,卻是身邊兩個軍官突然出手,兩把腰刀同時插入他的背心。萬裏雲預料封召進會當眾反對,早就定下了這殺一儆百之計,出手的兩個軍官都是他的親信,一直在監視封召進舉動。封召進背心同時中了兩刀,鮮血上湧,盡從口中噴出,話也沒說完便向前撲倒在地。眾將雖然覺得封召進當眾頂撞萬裏雲隻怕要糟,卻也沒想到萬裏雲竟會當場下毒手,全都臉色大變,邊上兩個封召進的副將更是嚇得嘴唇直哆嗦,生怕下一步會輪到自己。
萬裏雲看了看封召進血泊中的屍身,搖了搖頭道:“封將軍,你隻知大統製的小恩小義,卻不知為天下蒼生著想。眾位將軍,可有覺得萬某此舉不妥的麼?”
聽著萬裏雲的聲音,看到封召進當場身死,那些軍官就算有異議,哪還有人敢說?齊聲道:“萬將軍所言極是,末將誓死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