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東征中原(一)(1 / 2)

前共和國國務卿鄭昭要來楚都城!

當這個消息告訴眾人時,連向來有點木訥的苑可珍都把牙咬得咯吱響。鄭昭是五德營的兩大仇人之一,而且當初還曾生擒楚帥。這等血海深仇,豈有不報之理。劉斬這樣的後進將領還沒有太多憤怒,董長壽是老兵,恨得雙眼直如噀血,也不顧一切,喝道:“薛帥,末將就拚著頭顱不要,鄭昭這賊子敢來,定要讓他千刀萬剮!”

薛庭軒猛地一拍桌案,喝道:“大膽!”

薛庭軒在五德營威信極高,但也從未如此喝斥過人,更不要說董長壽乃是五德營第一統領。董長壽呆了呆,不敢再說,薛庭軒已道:“董將軍,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鄭昭已非國務卿,現在他是代表再造共和一方來與我軍談判的。楚帥之仇,全軍上下永世不忘,但首惡並非鄭昭。”

首惡並非鄭昭,倒也不錯,最大的仇人畢竟是大統製。董長壽不再說什麼,薛庭軒又道:“用兵之道,不可意氣用事。鄭昭此行,實是我軍回歸中原的一大機會,若失此良機,吾輩將永世不得身還故裏,必將埋骨異域,楚帥的大仇還怎麼報!”

薛庭軒說永世不得身還故裏,要埋骨異域,董長壽還在想著就算永遠回不去又有如何,但聽他說楚帥的大仇永不能報,他也冷靜下來,心道確實,失去這個機會,也就永遠失去手刃大統製的機會了。他想了想,低頭行禮道:“是,末將無知,願受薛帥責罰。”

薛庭軒臉上也平和下來,緩緩道:“董將軍,你的心情,本帥也明白。楚帥是我恩師,又與家父莫逆,實與我父一般,本帥保嚐不是日夜想為他報仇。但惡有首從,仇有大小,鄭昭的身份已然不同,我等萬萬不可以小失大。本帥有令,鄭昭來時,全軍上下不得有任何失禮,違者必斬!”

他說到最後,眼裏也已隱隱露出凶光。董長壽不敢看他的眼睛,諾諾退下,將佐中那些老兵聽了薛庭軒這番話,怒意也漸漸退去。鄭昭固是仇人,但在鄭昭之上還有一個絕對不可原諒的大仇。當初陳忠在日,人人都不願相信楚帥已不在這世上,但時至今日,他們也都承認了楚帥定然已經過世。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殺回中原去的機會,實是萬萬不可錯過。薛庭軒見眾將的情緒平複下來,頓了頓又道:“鄭昭這些天定然就要到了,傳令下去,五部日夜操練,不可讓他小看了我楚都城。”

現在楚都城共有兩萬七千餘兵,共分五部,除了本部五德營的六千多人,其餘兩萬是四個胡人營。這些胡人營按中原兵法訓練,雖然軍紀不能與五德營相比,但軍容也足以震懾旁人。大帥令下,各部更是不敢怠慢,加緊訓練。

五月九日,斥候來報,再造共和第二長老鄭昭前來。聽到這個消息,薛庭軒下令全軍齊出,在楚都城東門迎接。

鄭昭這一次前來,由申士圖的親報隊護送,穿過了朗月省而來。本來從昌都省前往西原路要好走得多,但昌都是北方控製,他隻能走上了當初五德營西遁的老路,從朗月省覓路而來。他年事已高,這一趟走得更是辛苦,路上風餐露宿,人也憔悴了許多。當楚都城派出的迎接之人與他接頭,送他過來,遠遠看到草原上矗立著的一座巍峨孤城,鄭昭不禁暗暗讚歎。

西原都是遊牧之部,並無城池。據說再往西去也有城池,很久以前,中原曾有兵馬跨過西原遠征,但數百年來,再無中原人出現此處。沒想到五德營一支殘軍,在異域之地竟然造就如此一番基業,當年的“天下第一強兵”稱號,信不虛也。

雖然天氣和暖,但鄭昭突然感到了一陣寒意。本來他也知道,和五德營接觸,自己實是最不恰當的人員。自己和這支人馬的仇恨有多深,他比誰都清楚,到現在他們中肯定還有昔日老兵,定然恨不得將自己食肉寢皮。自己身死事小,這次談判卻牽涉到再造共和聯盟的生死存亡,誤了大事,一切都大事已去。隻是此時的鄭昭也另有一番想法,鄭司楚再不理睬自己,視自己如同路人,讓鄭昭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