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秦鑒啊了一聲道:“這恐怕就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了!”
茅阿吉稍微定下心來道:“這是木牛流馬?這哪裏有一點牛和馬的樣子啊?”
說話間,這幾個怪物已經離他們不足十幾米了,胖三道:“師傅,怎麼辦?”
葛秦鑒皺著眉道:“在沒有想到破解的辦法前,隻有一個辦法--跑!”
說完,幾個人便向後麵狂奔起來。所幸的是,那木牛流馬的速度很是遲緩,倒為他們留出了不少時間。
等到了一處比較安全的地帶,葛秦鑒問道:“茅師兄,你們是怎麼招惹出這東西的?”
茅阿吉依然是驚魂未定:“我和徒弟倆走到了一個石門麵前,這間石門不像其他的,被緊緊的關著,我們想,那墓室可能就在裏麵,於是就費力的推開了那道石門,誰知石門一開,裏麵竟然跑出了這麼一些不倫不類的東西來。我那徒弟也是不知天高地厚,衝上去就在那東西身上砍了幾刀,誰知那東西竟然不懼刀槍,絲毫無損。徒弟在驚詫之時,那東西竟然發出咯咯的笑聲命令然毛骨悚然!”
胖三打斷他的話道:“瞎說,既然這東西是木牛流馬,那麼隻是屬於機關之術,哪裏還能發出笑聲?”
茅阿吉道:“我不騙你,我不騙你!真的笑了,真的笑了!我徒弟也是好手,見一招不奏效,當下便馬上從挎包裏取出汽油,點著在那東西的身上,誰知,火焰熊熊,而那東西依然完好,那東西似乎動怒,徑直就從我徒弟身上碾了過去,而且這還不算,又在他身上來回的碾軋了一番!”
葛秦鑒看了林明一眼道:“按說這木牛流馬皆為木質,沒有不懼烈火之能啊?而且那東西隻是機關之術為何還能發出人笑?”
林明想了想道:“諸葛亮在七擒孟獲時,期間有一頗為經典的故事,就是火燒藤甲兵。
藤甲,荒蠻之地所生野藤為原料,經能工巧匠加工製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製成。此甲又輕又堅,善能防箭,刀砍槍刺不入,遇水不沉,戰場之上所向無敵。後諸葛孔明南征之時,用火攻之計,火燒盤蛇穀,大破藤甲軍。如果猜的不錯,今天的這批木牛流馬的外殼肯定也是包裹了一層藤甲,所以刀槍不入。”
胖三疑惑的道:“那藤甲因為被桐油浸泡,十分怕火,可這次為什麼對它不起作用?”
這也是茅阿吉所一直疑惑的問題。
葛秦鑒道:“什麼東西不怕火燒?石灰!”
林明讚許的點點頭道:“正是,那諸葛亮是什麼人?他既然知道藤甲有弱點,當然早已經進行了改進,如果浸泡藤甲的在桐油裏加入生石灰,那麼他就完全不具刀槍火燒了!”
是的,生石灰遇水則沸,遇油則溶。
幾個人判斷出了木牛流馬的成因,便開始商量著要如何破解。胖三道:“《三國演義》裏麵不是說他舌下有一個開關嗎?咱跑過去把他關住不就行了嗎?”
說完便征求性的看著茅阿吉。茅阿吉卻是死活搖著手:“那東西會說話,會笑,我是不敢再去了。”
葛秦鑒道:“開弓沒有回頭箭,諸葛亮在製造這一批木牛流馬的時候,肯定就沒設有開關。隻要你們打開了那扇門,就等於啟動了進攻模式。啟動模式一旦開啟,就沒有再停下來一說,這些東西就會無休止的在這些墓道裏進行巡邏,等於說,這是諸葛亮為自己建立的一隻不吃不喝的守靈部隊!”
茅阿吉道:“它裏麵靠的是燃料還是發條增加助力?”
葛秦鑒白了他一眼道:“三國時期哪來的燃料?你沒聽見它裏麵有齒輪絞動的聲音嗎?它的外表是隼楔結構,裏麵則都是齒輪互相咬合,相互補給動力,綿延不息,源源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