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原本構想的好好的兩全其美的局麵,竟是被全盤打翻,還言之鑿鑿,眾人不好徑自裁奪,耳語後便道:因為案件出現新的線索,壓後重審。大理寺卿範青逸和張致遠對視一眼,點點頭,轉身便上奏折給皇上,皇上看後,對比了密探們所講,冷笑連連,六部言官庇護欽差大臣,台閣重臣害怕貪官汙吏,至於這沈沁任命為兩江總督一來,飛揚撥扈,貪汙受賄,而且還和太子勾搭。想到太子,皇上曾寄予厚望,然時至今日野心太過於膨脹,素日奢侈無度也就罷了,結黨會飲,這些‘太子黨’貪贓枉法,傅家欲占內閣,與都城權貴勾結,這百官竟是十有六七的保舉太子……皇上看著密探送上來的奏折,決心再不姑息,當機立斷,就以這‘江南科場案’為契機開始清查這所謂的‘太子黨’罷!
然而第二日上朝時,便有言官禦史舉報太子黨九門提督耿春玉等人聚眾會飲議論國事,貪婪不法。皇上滿麵怒容,一時間朝堂上安靜了下來,朝臣心裏都有些發怵,隱隱有要變天的感覺。這邊涉及到了三位尚書和兩位總督還有一位巡撫的江南科舉舞弊案還沒有著落,轉眼便有人舉報九門提督等聚眾會飲、貪贓枉法的事,不說九門提督的位高權重,單就這九門提督還是太子一派的。有些大臣就轉過彎來了,言官禦史們也是臣子,沒有聖上的意思,誰人還敢做出這樣得罪人的事!言官們固然向往頭觸柱、留青史的名臣們,可也惜命啊!再說了禦史台並不全然掌握在聖上手裏,有幾分還被世家權貴把持,這也是兩江總督沈沁盤踞江南,貪贓枉法,飛揚跋扈卻沒言官禦史參他的原因,就算有奏折,能不能呈報到禦前都兩說呢。
此舉讓六部九卿的大臣麵麵相覷,看來天真的要變了,原本還想左右逢源的會審官員回頭想想泠汗淋漓,畢竟比起得罪誰來說,命還是最重要的!皇上這招敲山震虎,殺雞儆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六部九卿再次會審如火如荼的進行下去,並火速將審理結果呈報給皇上。
皇上斷訣:“科場舞弊人員一律依法處決,不得寬怠,兩江總督受賄縱容舞弊,縱凶滅口,著即革職聽參,而幾位欽差大臣亦有包庇兩江總督,弄得黑白混淆,是非顛倒之嫌,得訓斥貶謫罰俸。江蘇巡撫張伯行忠貞秉正,應即留任原職,日後再行升賞。”刑部立即行文,曉諭天下,以正視聽。兩天後,皇上的聖諭被八百裏加急傳到了江南,愁雲緊鎖的江寧城立刻沸騰,文人學士喜笑顏開,奔走相告,巡撫衙前披紅掛彩,冷落了半年的夫子廟,又出現了繁華景象。至此江南科舉舞弊案曆經六個多月終於落下帷幕,成為了越朝史上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撲朔迷離、涉及督、撫兩司、幾位尚書等官員眾多的案件之一。
而原本的六部九卿官員多少受到訓斥,比起遭到貶謫的前任欽差到底是好上幾倍,六部九卿官員自然是戰戰兢兢地為皇上辦事。放下身心的除了有些原本暗懷鬼胎的六部九卿官員外,還有得到消息的安寧,她長長的籲了一口氣,好歹努力沒有白費,如此的結果算的上差強人意,但遠比想象中的要出乎意料,不過不管如何,人沒事就行,因而眉梢都是情不自禁地彎著,當即磨拳搓掌,準備下廚做頓大餐犒勞犒勞張致遠,還有乖巧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