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家言
贈出塞(四首)
寧海頌(十二章章八句)為仲兄五十初度纂(有序)
·贈出塞(四首)叔懋學
一騎乘春出玉門,長安明月照離尊;丈夫莫負封侯骨,須定天驕報主恩。
其二
爾自吾家千裏駒,霜蹄汗血羨長驅;一逢伯樂空群日,嘶向胡天夜月孤。
其三
從來壯士重橫行,況複春風度北平;莫戀江南楊柳色,須教重築受降城。
其四
白草黃雲上穀秋,翩翩裘馬度邊樓;玉河景物饒春色,攜得風光伴壯遊。
·寧海頌(十二章章八句)為仲兄五十初度纂(有序)弟有則
仲兄少負倜儻,崖然有封狼居胥誌;尊人先太史獨器重之。弱冠,以戎官遊塞上,嚐有詩壯其行,載集中。尊人到處材仲兄不翅口,固有若謝安之舉兄子玄也者;而仲兄亦遂到處豎奇伐,尊人每為折屐齒焉。嗟嗟!令尊人今日而在,聞仲兄海上威名,更不知何如愉快矣!
仲兄以欽命總閩海,蒞任之日,所部例有為總壽者,一切卻弗受;轉時有所餉及有寸尺之功,勞倍之,人人願以身許。凡視汛喜(?)操,一航如葦,滅沒波濤中,恬若履坦。一日聞倭至,歲且暮,以家事屬其家之人,與之訣,銜艫往焉,則颶風大作,漂其什三;倭漸逼,仲兄殪其首,因盡屠之,海水半赤。賊有誤入其汛者,問之漁人,知其地為仲兄所轄,輒懼而囑之:‘吾儕↑行矣,毫發無敢侵,毋令沈將軍知也’。紅夷求互市,許厚賂榷使者,榷使者可之;兩台監司議曰:‘是且為中國祟,奈何!孰已之而可’?以屬仲兄。仲兄至其地,政會榷使者之役挈所賂,仲兄令還之,有難色,仲兄怒,役股栗還賂而歸。夷望仲兄稽首,仲兄反覆開諭,以市之有所害、無所利;且飲之酒,夷亦酒仲兄,周旋月餘,相得歡甚,惟仲兄之聽,已遂引舟東。榷使者具疏傷之。上之從欲釋憾於仲兄,奏仲兄中格,而當路諸公鹹為歎服。夫夫也,真以身為天下安危者哉!仲兄居海上,日夕督官兵,防衛惟謹,不一〈辶〈山上幹下〉〉(?)。謁當路,當路亟願見顏色不可得,益奇之。時且交列薦剡,虛閩之钜任以待,蓋以閩之不可一日無仲兄也。
夫壽國壽民,法宜壽仲兄。仲兄別號寧海,而倭奴〈鬯,〈棕,去木、凶〉代匕〉翼,海藉以寧,誠國家千秋之福,不必舍是卜修齡矣。仲兄以是月廿二日五十初度,道裏遼遠,不能躬致南山之祝,謹南鄉九頓為之序,而佐以頌。頌曰:
狐南次辰,命曰執徐。〈蟲夔〉蚭應瑞,奮誌天衢。高視闊步,慷慨軒渠。羞三寸管,為章句儒。
其二
才氣無雙,忠貞自性;俶儻超距,而不好徑;張膽明目,而不為佞。化光之衡,德操之鏡。
其三
穿楊射筴,宏遠聯魁;驕嘶長駕,綠耳龍媒。征為邊最,展布規恢;丈人受脤,壯士銜枚。
其四
重綰戎鈐,建牙塞上;五原崔實,雲中魏尚。黃騶少年,中華保障;惠以宣威,三軍挾纊。
其五
敬亭之下,暫爾棲遲;帝無頗、牧,拊髀而思:曰閩以南,平倭者誰?授以齋(?)斧,都海之湄。
其六
萬派歸墟,奔騰砰湃;橫海丈夫,居然緩帶。旗纛旌旄,飛揚醃靄;晝競波濤,夜餐沆瀣。
其七
一朝告警,奮臂以從;家事視國,不有其躬。濟濟士卒,莫敢不雄;揮戈返日,噓氣成虹。
其八
武暢蠻夷,威揚瀚海;望風而靡,迎刃以解。署以屠伯,聞之栗駴;萬裏波平,功高不宰。
其九
勇哉紅番,萬夫莫當。扁舟諭之,悟其名王;鼓枻遠引,免貽國殃。何殊回紇?比於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