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的皇後叫做飄詩韻,聽說是一位絕色的美人,天下聞名。
然而前不久她卻忽然暴斃,一時間舉國哀慟,大街上結滿了白色綢緞,衛國皇帝親自將他這輩子唯一的女人送進皇陵邊上的一座大山,這座山也改名為,憶詩山。
而關於這皇後為什麼死後沒有葬入皇陵,似乎也傳出了很多流言蜚語,熱鬧一時。
有人說,“衛國的皇帝準備死後和皇後葬在一起,兩個人獨處,當然不希望和一堆祖宗在一起了。”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也有人說,“聽說我們皇後年輕的時候不正經,有時候勾三搭四,陛下始終沒有釋懷,所以才不讓皇後進皇陵。”
還有人反駁了以上種種觀點,獨樹一幟,“其實皇後和皇帝陛下在這憶詩山相遇相愛,才要在自己身死前,懇求陛下把她葬在那裏。”這觀點似乎更為貼切合理。
但無論哪一種,皇帝都是派了大批士兵暗探打壓再打壓,據說這位皇帝憶妻成狂,由不得外邊對這位飄詩韻皇後有半點說法。
不過打壓歸打壓,老百姓私底下還是議論得非常歡脫,甚至還推出了幾百種全新的想法。
出乎意料的是,之後發生了另一件衛國大事,產生的流言蜚語,居然把前者壓得死死的。
那便是,衛國盛傳有斷袖之癖的世子,衛子玠,要成婚了。
於是人們紛紛感慨,“真是太好了,我衛國皇帝隻有這個獨苗,還以為是好男色的主兒,沒想到拖了二十年,也要成婚了,這樣衛國就不會無後了。”
“舉國歡慶!舉國歡慶!”
當時百姓群情激昂,就和打了勝仗一樣熱鬧,街頭巷尾揮彩帶的人摩肩接踵。
不過衛國裏麵還是有幾個見不慣熱鬧,總想謀劃點壞事,創造點小悲傷的壞人存在。
傳統的老頭們的觀點是,“衛國世子娶親乃是大事,怎麼能隨便找個山野姑娘,門不當戶不對,況且也不能在皇後去世後區區兩個月後就要完婚。”
俗話說成親是人生大事,怎麼能這樣草率?這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人家成婚娶親,關你幾個老頭子什麼事?
剛剛掛完喪布,怎麼能這麼快就大紅大喜?老頭子豈能同意,衛子玠,你要守喪,守喪懂嗎?
崇尚自由戀愛的年輕人,激進派又開始反對了。
衛子玠,再守喪三年?二十三了,二十三了,這得少生多少孩子,萬一世子衛子玠反悔,豈不是衛國斷後,你們老頭子打的什麼算盤?
老頭子和激進派各成一派,打的不亦樂乎。
這兩派人幾乎一見麵就吵得麵紅耳赤,有時在酒樓裏莫名的一句話也能引發大戰,一點即著,一發不可收拾。
阿祁端著酒杯,聽著隔壁桌一位大伯和他的兒子正在爭吵這事,這老子的說衛子玠不孝順,但是小子卻說這年頭媳婦不好找,找到必須早點娶回家,免得被人搶先一步。
小子說的振振有詞,“那一位世子妃據說是某位隱士高手的弟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長得和天仙一樣,傾國傾城,我說是世子的福分才對。”
老子一個耳光呼過去,“你知道什麼?長得好看的都是禍國殃民的狐媚子啊?你以後給老子乖乖在我們村找一個女人,討個媳婦能生養就行,可不能整天看著百花樓的姑娘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