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8年家用賬說明(1 / 2)

1948年是解放戰爭的第二年,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主力進行了戰略決戰,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154萬餘人。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華北解放區的石家莊成立,並開始發行鈔票,即第一套人民幣。這套人民幣共有12種麵額,分別為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版別共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票麵上的“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由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並主持中共中央財經工作的董必武同誌親筆題寫。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題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

在陝西合陽地區,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著“拉鋸戰”。曆經百良、壺梯山、牛莊、岱堡和臨皋等戰役,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3月26日拂曉解放合陽縣城,徹底結束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政權——合陽縣人民政府。

全家共有3口人,奶奶、父親、母親。其中勞力2人:奶奶、母親。父親繼續在合陽簡易師範上學。除夕那天,按照路井的風俗,婆婆要給第一年剛過門的新媳婦壓歲錢。奶奶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便到東鄰家丙坤媽那兒借了1000元(舊幣)給了母親。春節後,因時局不穩,學校放荒假,父親回家參加勞動。9月,又隨學校轉移至韓城縣姚莊,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0月下旬,父親在合陽簡師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參見《農民家史》第9、10回)

家用賬裏,有奶奶為軍隊管飯的記錄。據推測,這裏麵可能有管國民黨軍隊飯的,也有管人民解放軍飯的。父親在“收支賬”和“往來賬”裏,記錄的主要是實物而非現金。有糧食、布、炭、清油、醋、甕、鐵杈、刮木等。糧食的度量單位是石、鬥、升,清油、醋的度量單位是斤。1石=10鬥=10×30斤,1鬥=10升=10×3斤,1升=10合=10×3兩,1合=10勺=10×0.3兩。舊製1斤(16兩)相當於595克。這年家裏借的外債也不少。

1948年家用賬

民國三十七年解放記賬

管飯一口,家中。

管飯五口,家中。

管飯三口,家中。

管飯三口,南街。

管飯二口,西頭場。

管飯兩口,南寨。

付大麥十斤。

管飯二人,西頭場。

十一月十日

管飯下午二口,南寨。

十二日

付麥二鬥。

二十日

付麥一鬥。

二十二日

付麥二鬥。

臘月初八

付××借麥一石。

付××借麥一鬥。

付借麥一鬥。

每年二十八斤。

民國三十七年

借嶽母麥二鬥。

借六姨麥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