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魚唐的不斷督促下,何川明不情不願地帶領著他們所有人登上了寧遠號戰艦,站在這巨大的中子星際戰艦的旁邊,人隻能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無力,然而當登上戰艦甲板的那一刻,一種踏實和舍我其誰的感覺就油然而生。葉潤澤強忍著內心的澎湃,嗯,至少在大家麵前應該表現如此的態度,任誰都會無法想象一個原本沉浸於科研的研究者會對武器裝備有著執著的迷戀,若是讓他們看出了端倪,這些聰明人肯定不介意多想想其他的方麵,更何況,雖然魚唐是一個政治嗅覺不敏銳的人,但不妨礙他會將所有的事情彙報給午凱文,若是如此,午凱文就會對自己起疑心。畢竟,某些人在之前可是說過,厭倦了大大殺殺的生活。
寧遠號的甲板確實如同之前魚唐說的那般寬大,甚至要更大一些,當葉潤澤低聲詢問魚唐原因之時,魚唐笑了笑道:“其實這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寧遠號和明秀號原本其實並不是戰艦,他們是躍遷用艦船,更合適的稱謂應該是躍遷客船。據文獻記載,這兩艘戰艦,當然了,還有一艘在躍遷來的時候斷裂成了兩截,這三艘戰艦都是在地球上的時候,傾盡整個星球的力量建造的,擁有著最為先進的核動力設備以及最為巨大的體型。”
魚唐比劃了一下這艘戰艦接著道:“要知道,當初希望進行躍遷的人可不算少,然而作為打前站的,必須是精英以及一些能夠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技工和機械,以及要使用到的材料。故而整艘戰艦,可以說是完全考量了核動力壓縮罐的臨近值,盡可能將這三艘戰艦造的結實且龐大。”
“這兩艘戰艦,其實即使在中子星級戰艦中都是最為龐大的存在,第三艘浩海號就縮小了五分之一的體積,因為已經開始用到了等離子推動技術,但依舊比不上核動力技術的巨大推動力,但是裝載軌道炮是足夠了。這兩艘戰艦的火力其實也是所有戰艦中最猛的,絕對稱得上鋼鐵巨獸。”
原來如此,葉潤澤點了點頭,何川明在前麵帶路,他們進入了中子星級戰艦的艙室,何川明介紹道:“中子星際戰艦共分為五層,當然這個規定是誰製定的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之後的中子星級戰艦很好地保留下了這一傳統,具體原因嘛,就要問問歐陽雲海了,畢竟之後的幾乎所有的中子星際戰艦都是由陳正南老爺子進行設計的。”
歐陽雲海點點頭,插話道:“雖然老爹跟我說的關於武器方麵的事情不是特別多,但是畢竟中子星際戰艦這種輝煌的作品還是令他很是驕傲的,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我大概了解到了一些情況,而設計成五層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甲板上的三層采用流線型設計,更多的減少風阻以及穿越蟲洞時造成的壓縮性迫壓。如果各位看過所有的中子星級戰艦的設計圖紙的話,就會發現從甲板算起,到艦橋頂部都是一個固定的高度數值。”
魚唐眾人點了點頭,歐陽雲海接著道:“這是經過了無數的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在這個高度的情況下,結合外用裝甲以及龍骨的堅硬指數,是可以達到的最高點,而中子星級戰艦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威懾性武器和運輸陸戰人員的存在,故而建設的是越高越好,原本老爹設計的時候,是將其設計成了十層的高度,甚至有想過采用流線型獨棟建築的形式,在中子星際戰艦上排列下多個建築群。但在試驗中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最終,還是甲板上三層的標準最為牢固可靠,我記得當初老爹還不斷感歎著,永遠不要低估地球時期人類的智慧。咱們更多的不應該是推倒重來,而應該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
葉潤澤點點頭道:“陳正南老爺子的說法沒錯,就像是完整克隆技術就是在原有克隆技術上發展而來的,要是讓我重新設計一種全新的克隆方式,我相信在我設計出來之前我就一定會暈倒在實驗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