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顯

乾隆年間,山東濰縣有一個姓徐的落地秀才,他滿腹經綸,而且有一手好書畫。這天晚上,徐秀才正躺在床上,突然進來一個女人大呼救命。

徐秀才定睛一看,那是鄰縣一個老秀才之女夏蓮,因突遭變故,一年前被賣給本莊劉財主做丫環。劉財主見夏蓮長得漂亮,便想娶作小妾,夏蓮無奈之下,便來找相識的徐秀才幫忙。徐秀才不忍心夏蓮落入虎口,決定央求一個富人朋友替夏蓮贖身。

徐秀才帶著夏蓮沿河邊奔走,一艘小船咿呀呀地搖過來,因夜間男女同行是很不好的行為,兩人就躲在岸邊一處樹叢茂密的地方。

船靠岸停住,借著月光,徐秀才和夏蓮看到那船上有一個艄公和三個客人。其中一位客人開口道:“三叔,沒落下什麼東西?”有一蒼老聲音回答:“都在包袱裏呢。”

艄公說了聲:“還沒給船錢吧?”蒼老聲音答:“怎麼沒給?上船時就給了。”艄公哈哈大笑:“我這船錢貴呀,值一條人命呢。”話音剛落,艄公抽出一柄鋼刀,砍死了老漢。

這邊,樹叢中的兩個人被嚇得渾身哆嗦,夏蓮差點失聲叫出,徐秀才就近摟住她,一隻手死死地捂住她的嘴。

船上的三人分了贓,那叫“三叔”的人讓其餘兩人處理好屍體,便匆匆走了。

徐秀才不欲惹禍上身,決定回家。而夏蓮決意獨自向知縣鄭板橋報案,希望鄭老爺念她報案有功,救她從劉財主家脫身。

第二日,大堂之上,鄭板橋聽了夏蓮的講述,覺得有些奇怪:“十裏之外大河邊有人被殺,你遠在劉家莊,如何得知?”

“回老爺。奴婢在劉家做丫環,東家屢次挑逗調戲,奴家隻好深夜逃到河邊,想投河自盡。偏巧遇上了殺人場麵,有心為冤死者報仇,又不想死了。”夏蓮巧妙地編出一番話,沒提到徐秀才。

鄭板橋生平最恨的是仗勢欺人之輩,便將夏蓮收留在府裏,派人去河邊調查。接著又下令,全縣查訪,看比較富足之戶,哪家有老年人失蹤的,排行或者姓名裏帶“三”字的,尤其要留心。

卻說這天徐秀才正在飯館飲酒,進來一位客人正好坐到對麵,嚷著:“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嗎?”這人說話把“吃”字說成了“七”,這分明就是那晚口稱“三叔”參與殺人的凶手!

徐秀才嚇得猛地站了起來,那人一下緊張地看著他。徐秀才急中生智,一拱手說:“在下看兄台相貌堂堂,威武不凡,想要交個朋友,不知能否賞臉喝上幾杯?”

那人遲疑了片刻,還是同意了。

幾杯酒下肚,徐秀才就開始套對方的話,那人說自己是昌樂縣人氏,來此地投親不遇,想做點生意,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徐秀才隨口吹噓說出自己和濰縣知縣鄭板橋是朋友,可以介紹他去衙門當差。

這天,有個昌樂縣的人來送書信,自稱是替徐秀才送信,還說是要在這裏當差。鄭板橋對徐秀才也有所耳聞,心中覺得有點好奇,便先安排來人住下,方才打開來信,信上隻有兩個大字,一個是“可”字,另一個是上“女”下“木”的怪字。落款處題著一首小詩:“真意何恨少,凶吉莫言癡。送君熟思後,來日換酒吃。”署名處有一行小字:“反複斟酌,疑惑可解。”

端詳半日,鄭板橋猛然想起了那樁無頭案。這個“可”字,不就是“河”之邊嗎?上“女”下“木”,正是無頭之“案”。小詩乃是藏頭詩,暗藏:“真凶送來。”鄭板橋當機立斷,將送信之人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