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這麼推測的?”刑警追問道。

“因為當時屋裏有打呼嚕的聲音,老板的侄子睡覺老愛打呼嚕,我覺得他應該是在床上睡覺。”

老板的侄子來了,他長得胖乎乎的,看起來就像睡覺愛打呼嚕的人。對於刑警提出的問題,他回憶了半天,隻是憨厚地笑道:“對不起,警官,我真的不記得了。昨晚上太累了,我倒在床上就睡著了,一醒過來已經天亮了。然後叔叔嬸嬸就說錢箱被人偷走了。”

老板娘的弟弟來了,中等個頭,看起來老實巴交,他低聲說:“昨晚我睡著睡著,突然想上廁所,一開門就看到一個人鬼鬼祟祟地蹲在放收銀箱的房間,大概是被我的開門聲驚動了,他一下轉過頭來,月光照在他臉上,我一眼就認出是我姐夫的徒弟。當時我沒有多想,以為他也是去上廁所,就把門關上。沒想到他居然幹出這種事情。”

刑警笑了笑,說道:“你確定看到的是你姐夫的徒弟嗎?可不要記錯了。你姐夫可跟我說如果小偷能老實交代,他就不追究了。”

“絕對是真的,我記得非常清楚,我不會冤枉好人的。”老板娘的弟弟伸手發誓道。

刑警突然正色道:“那就麻煩你跟我到派出所走一趟吧!”

好了,讀者朋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答案

美食節是從元宵節開始的,經過十五天之後,正好是農曆的初一前後,這幾天由於月亮正好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麵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落,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所以老板娘弟弟所謂的借著月光看到老板徒弟的話,純粹就是栽贓陷害。所以刑警發現他就是小偷,而且他還死不悔改,於是刑警決定將他繩之以法。

延伸閱讀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